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21  (第2/2页)
    ……    苏沛英他们走后,大营里再次恢复正常秩序。    皇帝此番下旨除去犒赏之外,还提供了一些新的情报支持。    朝廷里因为在乌剌民间也有眼线,重要军机取不到,但大致动向还是能掌握的。    而燕棠同样也早就派人与早前遣去王庭的线人联络上,那边传来的消息,说王庭已经在调集所有的军队加防哲里,而孟恩除去手下那十几万的兵马之外,手头仿佛还有些不大露于人前的兵马。    由于之前从来没有露过面,因此这消息来源可靠与否一时还不能得知。    离王庭越近,离战争结束也就越发不远了。    但与此同时,战事也将来变得越激烈。    戚缭缭等他们议完正事之后,也顺便打听了一下贺楚和忽兰。    安达那边她现在又改变了主意,至少目前并不想放他回去。    而且她不想再拿他做什么了,要杀要剐,让燕棠去处置。    但探子探来的消息里并不包括王庭内部的消息。    所以她依旧不得而知。    照此看来,还是得等进了哲里甚至是王庭才有可能有进一步线索。    邢烁跟燕湳摘了一大筐野菜回来,一伙人下晌都坐在草地里择菜。    戚缭缭也找了个小杌子坐下来,学着黄隽的样子干活。    黄隽道:“不是你这么摘的,这个菜只能吃梗,不要叶子,全部捋掉。”    戚缭缭照做了,然后问他:“有没有什么比较安全的办法进哲里去逛逛?”    “安全的办法?”燕湳闻言道,“除非装成鞑靼人过去。可我们又不会说鞑靼话,装也装不像。你虽然会说,但是你武功太差了,也不能再去冒险。”    鞑靼人跟中原人体形上有区别,但五官什么的区别不是特别明显,会说鞑靼话的话,能混水摸鱼的机率有九成。    戚缭缭知道这个理儿。    她不会冒险,黄隽不会武功,更不能去冒险,所以这话基本上还是等于白话。    但黄隽听到这里却抬头道:“这些日子楚王带着人在巡察哲里,似乎也易装进城里去了,要不,我跟他去看看?”    他是最清楚她想做什么的。    戚缭缭听到这里:“楚王去哲里了?”    ☆、第451章 眼光不行    萧珩带着侍卫们回到大营的时候,就见着戚缭缭坐在营门前的木栏上了。    “你该不会是在等我吧?”他疑惑地走过去说道。    “没错,就等你。”戚缭缭笑微微跳下了木栏。    萧珩嘶了一声看了一圈四周,再把目光绕回到她身上:“这可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完了他抻直了身子,说道:“那说吧,有什么事情是燕棠做不到的,要来求我?”    戚缭缭笑了下,但因着这回还真是有事儿求他,便就不跟他罗嗦了,说道:“是正事儿。听说你去哲里了,城里情况怎么样?”    萧珩闻言就在木栏上坐了下来:“超出我想象许多。哲里竟然是座初具规模的城池,外城仍是草原,内城里房屋街道井然有序。    “虽然简陋,远远比不上中原,但是很让人诧异乌剌这百年来的建树了。住在城里多为贵胄,听说还有贺楚和孟恩的别馆。    “由此可以想象,他们王庭又会是番怎样的繁华。”    王庭再繁华当然不能与燕京相比,甚至可能连富裕些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