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四十二章 (二合一) (第1/3页)
“玄德公自己也不知道?” 似乎是没想到刘备居然会这么说,赵云一时也愣住了。 刘备苦涩一笑,岔开了话题:“子龙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 赵云笑了笑,道:“云只是看到玄德公面有忧色,故而发问罢了。” “面有忧色吗?” 轻轻一叹,刘备道:“大概吧。” 他现在在想,如果等到了长安之后,他发现情况真的是他最不想看到的那样,他真的要和楚江刀兵相见吗? ............ 颍川。 颍川多名士,颍川多望族。 而在这颍川诸多名门望族之中,当以荀氏与陈氏为首。 颍川荀氏乃是荀子之后,家学渊源自然不用多说。至于颍川陈氏,严格说起来可能比荀氏的来头还要大一些。 颍川陈氏始祖陈轸,本是田齐齐王之子田轸。 后来田轸任楚国宰相,被封为颍川候,所以举家迁至颍川,恢复陈姓,所以才有了颍川陈家。 至于为什么是恢复陈姓,因为他们老祖叫陈完,是跑到了齐国之后才改成了田姓。 所以说,陈氏一脉实为诸侯王之后。 但是正所谓发家靠祖宗,发展靠自己。 虽然陈氏来头要比荀氏大,但是发展至今,或许论底蕴陈荀两家差不了多少,但是论目前的状况,荀氏却是当之无愧的颍川牌面。 且不提上一代的荀氏八龙压服了一代人,单说这一代人,荀彧,荀谌,荀衍,荀悦,荀攸,哪一个不是惊才艳艳之辈? 荀彧更是被称为王佐之才。 至于陈家,虽然陈家这一代也出了一个陈群,亦是惊才艳艳之辈,换做平常一代出这么一个人才已经算得上是烧高香了,但是跟荀家一比...... 只能说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 废话不多说。 颍川多俊杰。 这点楚江自然也知道。 所以,在长安大局已定之后,他也是派人到颍川来访贤纳士。 就算是招揽不到荀彧郭嘉这一级别的顶级谋士,能招揽一些治理郡县的中层人才也是好的。 反正,无论是凉州,还是并州,甚至是处于楚江掌控下的半个司隶,其实都有点缺中低层的官员。 并州,凉州是因为胡患严重,司隶则是因为最近动乱太多。 以前怎么样暂且不说,现在这些地方已经纳入了楚江麾下,他便自然不能不管。毕竟,这些地方日后便是他进取天下的根基。 因此,招揽足够的中低层官员,治理发展手中的这两州半土地,可以说是当务之急。 至于招揽不到人才,这一点楚江却是不怕。 世家,世家,看重的皆是自己的利益。 如今天下乱象已现,也是到了世家大族该分散押注的时候了。 而只要世家下注,不管怎么说,手握两州半的土地,还有汉室正统在手的他,都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况且,他派去颍川的还不是一般人。 颍川荀家。 两名身着儒衫,看上去年纪大概皆在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美男子相对而坐,各执黑白。 其中一人坐姿端正,纵然在细微之处亦是一丝不苟,浑身上下从穿着到坐姿完全找不到一丝瑕疵,都说人无完人,但是当你第一看看到此人时却只能感叹,世间还有这般人。 而另外一人相较于前者坐姿就要随意的一些,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懒散而又洒脱的气质,却又难以让人心生厌烦。 那名让人见了会忍不住怀疑人无完人这种说法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荀家这一代被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而坐在他对面的,论辈分却是荀彧的侄子,刚从长安回到颍川的荀攸,荀公达。 “公达此来为何?” 一丝不苟,然而动作却不显半分僵硬的拈起一枚棋子,以最标准的姿势放到棋盘上,荀彧淡淡道。 闻言,单手托腮的荀攸随意的着了一子,轻笑道:“文若既已心知肚明,又何必问我?” 虽然论辈分两人是叔侄,但是实际上荀攸却还要比荀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