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疏离  (第1/2页)
    多年不见。    这四个字听着,真是刺耳啊。    身为太后,与卫国公府的人天天相见也就罢了,却与娘家人多年不见。    从前还可以说是碍于皇帝,有所避讳,可如今呢?    眼前人尊享太后荣华之后,也没有即刻召娘家人进京相见。    晋阳离长安,可并不远。    这就是明摆着的疏离了。    王夫人按捺住心中一闪而过的不满,不动声色地上前行礼    “劳太后娘娘记挂,一切都好。”    王太后笑吟吟地伸手虚虚扶了一把    “那就好。”    没有追问我的哥哥侄儿们好不好,没有实打实关切王家的兴衰前程,就连眉目间的笑意,也顶多算是浮于表面的客套。    王夫人感受到了,跟在她身后行礼的王婵娟也感受到了。    与母亲的镇定自若不同,她的后背,已经悄悄地沁出了一层冷冷的汗意。    尽管一直知道姑母偏心得古怪,但她从未像此刻一般清晰地感觉到,眼前这个贵气逼人的至亲之人,对她们发自骨子里的疏远。    如果说进宫之前,王婵娟尚且自信自己与太后的血脉关系,比卫襄与太后更深厚,且更为名正言顺,那么现在,她已经不这么想了。    “……娇娇呢,怎么没跟着来?”    恍惚间,王婵娟听见太后似乎在问起自己最小的meimei。    她心里骤然有些难受。    她一个大活人摆在太后面前,太后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关切,反倒是自己那个怯懦少言的meimei,得了太后的记挂。    身下坐着的柔软锦垫,瞬间像是长出了尖锐的刺。    那边王夫人笑着回话    “娇娇年纪太小,入了冬风寒就没好利索过,这个时节天气又冷,臣妇就没敢带着她来长安。她也嚷嚷着想见见太后呢,因为来不成,我们走的时候她还哭了呢。”    似乎是因为听到有人记挂自己,太后的笑容多了几分愉悦    “这小丫头,我记得上次见她,也才三四岁呢,如今也成了大姑娘了吧?”    王夫人连忙顺着这个话头又说了几句话,然后觑着太后的脸色,笑道    “这么多年没能来觐见太后与皇上,家里人心中也着实不安,不知今日,臣妇能否有幸得见天颜,向皇上请个安?”    虽说内外有别,命妇进宫,皇帝不一定非要召见,但她是皇帝的亲舅母,只要太后还稍稍存有一丁点儿抬举娘家的意思,就定然不会驳了她这个脸面的。    太后没有一口回绝,也没有立刻答应。    她垂眸沉吟了一下,才放下了手中的茶盏道    “今日怕是不行,改日吧,等皇帝得闲了,再说吧。”    王夫人的心立刻就沉了下去。    这不算是驳了她的脸面,这是不愿意打她脸打得太狠而已。    她站起身,收了笑容,肃穆道    “是臣妇不知天高地厚,逾越了。”    太后笑了笑,不置一词。    皇宫中长长的甬道仿佛走不到尽头,可又仿佛一眨眼就能走完。    王夫人心情沉重地迈着步子,展眼所见的一切煌然富贵,却又格外令人贪恋。    王夫人回头扫了一眼跟在她身后,同样面色灰败的女儿,再看看跟在更远处捧着大批赏赐的宫人,终究咽下了到嘴边的话。    赏赐再多又有什么用?    连见皇帝一面都不能,一切都是表面的恩赐。    待回到了王家后院,王夫人的满腔怒火才终于肆无忌惮地倾泻而出,指着女儿怒道    “你看看你,今日在你姑母面前像根木头一样,一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