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印象土耳其 (第14/18页)
哈德良皇帝时期,该城的建筑风格已由希腊特色转变为罗马特色。 音乐厅遗址 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执政时期,埃菲斯一度取代贝尔加玛作为小亚细亚行省的首府。此时,这座城市进入鼎盛之时,人口达到25万,成为亚洲的贸易中心和银行中心,当地人自称埃菲斯是“亚洲第一个最大的大都市”。 6世纪,埃菲斯通往爱琴海的河道发生严重淤塞,最后竟然导致贸易中断,大批居民被迫迁出。城市转而变成一处宗教活动场所,建起了圣约翰教堂,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还曾专程前往视察。 1090年,塞尔柱突厥人来袭,埃菲斯被轻松攻占,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文化遗迹没有遭受多大破坏。进入奥斯曼帝国时期,人们开始对这处遗迹进行研究。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埃菲斯被列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最大最完整的古罗马遗址 时光流转,荣耀已经远离,古城已成废墟,但埃菲斯遗址仍有值得夸赞之处,因为它是目前全世界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古罗马遗址。 卫城 据说公元前11世纪,雅典国王安德鲁斯在出征安纳托利亚之前,照例到神殿里去祈求神谕。他问:“神啊,请告诉我,我应该在什么地方建立卫城?”神谕显示要在鱼和猪同时出现的地方。安德鲁斯率领大军渡过爱琴海,靠岸后在海边烤鱼,忽见一条鱼从煎锅里蹦出来,搅动一地炭火点燃了旁边的草丛,此时恰好有一只受惊的野猪从草丛里惊惶逃出。安德鲁斯想起神谕,遂命人在此建起了一座卫城,它就是埃菲斯最早的雏形。 这处遗址中有两条大街,一条是库雷特勒尔大街,另一条是由大理石铺砌而成长达400米的大理石街。遗址中最醒目的建筑当属一座呈半圆扇形展开的音乐厅。音乐厅建于2世纪前后,是罗马官员们开会的地方,有时也兼作音乐厅。它的看台后方有高墙,两侧有入口处,看台与舞台之间形成了供乐团演奏的半圆形空间。 紧挨着音乐厅的是市政厅,市政厅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后于4世纪末期不幸被毁。厅里安放着几座神像,当中放置着一座燃烧的火炬,用以象征该城的精神永远存续。后人们从市政厅的废墟中挖掘出两尊阿尔忒弥斯女神像,它们现在是埃菲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库雷特勒尔大街遗址 阿尔忒弥斯神殿遗址 附近的曼米努斯纪念石碑深藏着一段血腥的历史:埃菲斯人曾协助邻近的蓬蒂斯王国抵抗罗马人的入侵,蓬蒂斯战胜罗马后,却下令屠杀了城内将近8万名罗马人。为了纪念这一悲惨事件,后来的罗马贵族曼米努斯建起了这座纪念碑。 塞尔瑟斯图书馆是一座两层楼高的大理石建筑,它由埃菲斯的一位总督在父亲的墓地上建起,当时号称小亚细亚第二大图书馆。图书馆门前共有16根粗大石柱,一层正面摆有4尊女像,二层正面的4尊雕像却不翼而飞。 除了以上提及的几大著名景点,埃菲斯遗址中还有赫拉克勒斯之门、大剧院、哈德良神殿、图拉真喷泉池等。遗址附近的著名景点有阿尔忒弥斯神殿遗址、圣约翰教堂及圣母玛利亚之屋等。 当然,如果想全面了解埃菲斯的历史,最不可错过的仍然是附近的埃菲斯博物馆。它将几千年前的那段历史寄存在零星文物上,为游客们呈现出这座古城曾经的辉煌。也许只有站在琳琅满目的古物之前,人们才能体会到此处曾有时光留驻。 卡帕多西亚 天开之美与人造之功 尽管没有蔚蓝海岸,卡帕多西亚仍然是土耳其境内首屈一指的自然景观地。上帝像是对这片土地情有独钟,施展岁月之手尽情雕刻,人类也把它视为一处避难所,在嶙峋山岩间开凿出怪异洞xue——卡帕多西亚可谓是集合了天开之美又拥有人造之功。 ◎奇特地貌与宗教背景 卡帕多西亚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东南面约300千米处,东到开塞利,西到阿克萨赖,南到尼代,北至哈吉贝克塔什,面积总计2万平方千米。它原先的模样并非与现今一致,一场突如其来的火山运动令这片土地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壮观的岩石屋 几百万年以前,埃尔吉耶斯火山、哈桑火山和梅伦地兹火山骤然喷发,遮天蔽日的火山灰烬飘散到卡帕多西亚一带,渐渐转变成高原凝灰岩层。而后此地又历经数千年的风化和雨水的冲刷,终于在地表立起大片坚硬突兀的玄武岩和石灰岩,造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旅游奇观。 精灵烟囱实际上是一些巨型的圆锥形岩层被慢慢风化的产物。 复杂的地质运动为这片土地赋予了奇特的容貌,漫长的历史又为它增添了厚重的背景。早在公元前20世纪前后,赫梯人就在此地建起了强大王国,后来亚述人跟着建起贸易据点。从公元前6世纪初一直到公元前2世纪,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又相继踏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