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宗翰兵不血刃下河东 宋徽 (第7/12页)
咽喉,如有北军想来救太原,则只能绕道从西边的宪州来,朔州刚好有一将姓孙,而且还未归顺大帅。” “是何人?”完颜宗翰问道。 李嗣本叹了口气,开口道“河东名将,孙翊!” 完颜希夷笑道“原来是此人啊,此人枉称名将,却不会用兵,三千兵马来此,有何大用?大帅,此人我知道,有些名声,本驻扎在偏关一代,本想着等日后再去取他,没想到居然来到这里。” 完颜宗翰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如此人带三千精锐,北上云州,我军还会头疼一下,现在却来到太原,银术可,你率五千人去战他!” 完颜银术可和完颜娄室二人是完颜宗翰麾下最善战的大将,派其前去也足以表示完颜宗翰对孙翊的重视了。 完颜宗翰此时驻扎的地方大概是后世的阳曲,孙翊此时带领的三千大军则是到了跋山涉水的到了天门关,天门关俯视太原平原,只要往东南不到二十里就是太原城。 孙翊站在天门关上,看着关下的平原,关下是他的三千军士。 “孙将军,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那可是十万金兵啊,你这三千人去了又能如何呢?”天门关的一个指挥对其劝道。 孙翊摇摇头,笑道“我孙翊本是一匹夫,被朝廷看重,得掌大军,还得了薄名,如今国家有难,我岂能避战?” 说着,孙翊拿起了自己的钢枪,走下关城,看着跟着自己的军士说道“兄弟们,此战九死一生!你们中如有人不愿前去,我孙翊不怪他,我数十下,不愿去的兄弟可留在关内。” 说完,孙翊催马来到军阵的最前方,大声数了十下,数完也不回头看,就催马往太原奔去。 天门关上,上千的宋军目送这三千人一个不留的跟着孙翊往太原杀去,一种奇妙的感觉出现在他们的心头,这样的感觉是他们从来没有的,似乎当兵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好像还有些荣耀。 可惜的是,这样的感觉只出现了一刹那。 孙翊率三千人奔向太原,完颜银术可刚好截住了他们,两军列阵于太原城外,此时孙翊距离太原城不到两里,城墙上的宋军都可以看到他们了,这也是孙翊敢列阵于外和金兵交战的原因,他一来觉得可以里应外合的击败甚至绞杀这只金兵,二来也是希望可以最清楚的了解金兵的战力。 完颜银术可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完颜银术可甚至连话都懒得和他说,直接令大军向前,孙翊见金兵如此骄横,心中大怒,对左右道“金兵如此骄横,这是瞧不起我们,兄弟们岂能让他们看不起?与我死战!” 完颜银术可连试探都没有,就亲率骑兵冲杀了过来,孙翊大喝一声,率三千军士迎了上来,孙翊手握钢枪,第一个冲到了完颜银术可面前,二人枪矛并举,铛的一声,居然不分胜负。 孙翊再和完颜银术可死战的同时也没忘记派一支小队前往太原救援。 城下的大战城上当然看到了,张孝纯和王禀此时都在城头上,看着下面的战场。 这支小队来到城下大声喊道“城上兄弟,我们是朔宁府孙翊孙军都指挥使麾下,我家指挥正在和金军交战,还请兄弟快报张相公,请张相公发兵,里应外合,以破金兵!” 张孝纯看着一支小骑兵队来到城下求援,张孝纯不禁有些犹豫不决的问道“下面的好像是孙翊,我们要不要去救他们?” 王禀此时对朔州等地的军将是一点信心都没有了,他坚定的说道“相公莫要犹豫,想想那耿守忠,如我太原出兵,一来不一定能救出人来,二来即使能救出人来,在金国骑兵之下,我军也必然损失惨重,等到守太原城时,只会更加被动!” 张孝纯听着觉得有理,但看着城下的厮杀又有些不忍,最后转过身去说道“此处就由王将军权负责了。” 孙翊率军士和金兵厮杀了几个回合,看太原城居然毫无动静,心中大怒,知道是张孝纯不发兵,他看向四周,完颜银术可的确厉害,带的军士各个凶悍,孙翊兵力又不足,此时已经完落了下风。 “撤!!”孙翊无奈喊道,准备撤往天门关,但在金兵的追击下,哪里又逃得掉呢? 孙翊率残余的不到两千军士来到一个小山上,山路狭窄,金军骑兵几次冲杀都被宋军的箭雨射了回来,孙翊和在潞县的陆登不一样,他手里有大量的军用弩,这些弩足以穿透金军的铠甲,完颜银术可见状便令军士将这座小山团团围住,再将俘获的孙翊军将士送往完颜宗翰大寨等待发落。 太原城上,王禀看着孙翊的战败,心中有些后悔,但最终还是觉得自己的决定没有错,对左右将领说道“金兵势大,孙将军虽英勇果敢,但兵力悬殊,吾等前往只会陷了太原,汝等要紧守城关,不可大意。” 王禀给自己不出兵找了个借口,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