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七章 罢李种学子闹事 收金银宗望 (第8/10页)
皇帝可以姓赵,难道就不能该成姓姜?” 说着,完颜宗望道“好了,等我过了黄河,就会把你们的康王放了,回去好好劝劝你们的皇帝,没事不要搞些阴谋诡计,要不是你们暗通张觉,哪里会有这些事情呢。” 说到张觉,张邦昌和李若水都没什么话说,这事情的确是宋国理亏,现在金国来找麻烦,也没什么好说的。 最重要的是,就和完颜宗望说的那样,天下兵强马壮者当之,打不过人家,还能如何? ——开封 张邦昌和李若水将去金营的前前后后报给赵桓,当得知平阴军不下三十万时,赵桓脸都青了,他问道“平阴侯拥兵三十万?如何养之?” 不当家不知油米贵啊,赵桓想想三十万甲兵都觉得牙疼,这一年得多少钱啊,他怎么也不相信梁山有这个财力。 张邦昌和李若水对望一眼,觉得有些道理,即使有内黄的支持,但内黄那些商人难道自己不要赚钱了?怎么也不可能倾家荡产的给予梁山支持吧。 李若水还是说道“官家,话虽如此,但梁山游离于朝廷之外已久,平阴侯阴养兵马的消息朝野也早有风闻,听闻在整个山东,已经只知平阴侯,不知有朝廷了,要想知道平阴侯是忠是jian,只要一试便知。” “如何试探?”整个赵桓倒是有兴趣。 “牟驼岗为我朝粮草战马囤积之地,原来因金军在,平阴侯临时监管也就罢了,此时金军已然要退,这牟驼岗是否该归还朝廷?原有的粮草战马,是否都还在?这便可知晓其心!”李若水说道。 赵桓拍掌道“甚好,便如此办,等金兵一退,就派人去接受牟驼岗,另外招平阴侯入城,如平阴侯不愿归还朝廷战马物资或者不愿意入城,必是有异心,也好早做准备。” 这时,一个内官进来道“官家,种师道到了。” “让他进来。” 没一会儿,种师道走了进来。 赵桓笑着对种师道说道“来来来,刚刚张相公回来了,金人已经答应明日就会退兵,寡人之前罢免你只是权宜之计,如今却又要麻烦老相公了。” 种师道这些日子已经明白了自己在赵桓心中并不被信任,与其多说,不如少说,他拱手道“请官家吩咐。” 赵桓点点头道“金军已经拿到了国书,但寡人并不真的想将祖宗土地送给他人,我要你率军一路跟随北上,不得和金人交战,但也不能让金人得到中山等地,等金军退回金国后,你就驻扎在中山等地,防备金人再次南下。” 说到兵事,种师道责无旁贷的说道“请官家放心,有微臣在,我大宋国土,绝不会有失!” 赵桓点点头让其退下,张邦昌不解问道“官家,难道平阴军不管了吗?如果种老将军离开,恐怕难以有人能制住平阴侯。” 赵桓抚须道“我曾经听闻皇城司上报,西军近年来财物颇丰,其来源便是羊毛和棉花等物,因此对付平阴军绝对不能依靠西军将帅。 传汪伯彦来。” 汪伯彦字廷俊,徽州祁门人,此时为直龙图阁,相州知府,听闻开封有难,特地带了数千丁勇来开封勤王。 李若水对汪伯彦也有些了解,拱手道“官家难道想让汪大人前往牟驼岗?” 赵桓点头道“汪廷俊熟知兵法,昔日的《河北边防十策》就甚得我意,去相州不到一年,就经营出近千骑士,可见其能力。” 没一会儿,汪伯彦走了进来,这人此时已有五十余岁,打扮的一丝不苟,身材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发福,而是显得精干,让人看的极有好感。 “微臣见过官家。”汪伯彦对着赵桓施礼道 “爱卿平身。”赵桓让其坐下然后说道“如今金人已经答应退兵,寡人无他忧,唯虑平阴侯,此人本是盗贼出身,桀骜不驯,你可有法?” 汪伯彦拱手道“官家何必多虑,官家为君,平阴侯为臣,只要官家下旨让其进宫,仿昔日太祖故事,将其圈养在开封,如日军金兵再来可用其为将,如天下太平则许其富贵,也不枉了君臣情谊。” 赵桓对汪伯彦的对答极为满意,便让其代李纲位,统领兵马,准备待金兵退去后就围困牟驼岗。 ——次日 姜德刚刚起床就得到金兵退军的消息,他看着金兵大张旗鼓,有条不紊的退兵,眉头微皱,如此作为,很明显是为了让后面的宋军忌惮。 完颜宗望来到牟驼岗下,看着高高飘荡的平阴军日月旗帜,笑道“都给我喊,多谢平阴侯相助!” 马和尚等人听了不由咧嘴一笑,齐齐大喊道“多谢平阴侯相助!多谢平阴侯相助!!” 姜德听了脸色大变,这完颜宗望真的是要坑死他啊,他来此一为钱粮,二为名声,完颜宗望这样一吼,很多事情就难说了。 姜德当下点起兵马,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