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章 送信 (第2/2页)
将铺子开业、经营、管理等事宜一一详谈,直到快晌午方才告一段落。 “对了,周老哥,有这么件事儿,我家侄儿曹怀信打算到铺子上工,还请你带带。”夏志安道。 周掌柜面色稍变。 夏花见此,随即道:“周叔放心,绝没有教坏徒弟恶了师父的理。”周掌柜一听,略有惭色,“好说,我也没啥好教的,不藏私罢了。” 父女俩先后道谢。 而后,周登文会了多年未见的几个老友,当年,他几个同在府城铺子当学徒,学成之后,有的选择留在了这里生根发芽,而他因着家里为他定下了一门亲事,回到了县城,以为就在那里扎根了。没曾想儿女长大后,他还能到这里。二十几年不见,府城的繁华远超他所想。叙话间,他对如今的府城有了初步印象。接下来,他又去寻夏花所说林牙侩,开始物色店里伙计。 那厢,夏花拿着绘好的画和韩清涛写的牌匾到了装裱铺子,店里的伙计让她五日后来取。 这天,夏志安见盘福街铺子还有两、三天完工,便与周登文商议着铺子开业的日子,两人合计后定在了冬月初六。 “周叔,麻烦你将这些纸单分发出去。”夏花道。 周登文一看,想起夏记小吃在县城开业的时候,好像也分发过。当即安排去了。 夏花楼上楼下,里里外外查看了几遍,自己觉着挺满意的,华美不时典雅,温馨又浪漫,重要的是还带着一点儿小文艺。她觉着还差点儿什么,对了,花篮。 如今曹怀信都跟着周登文忙活了,修葺的事儿由曹怀诚看着,夏志安反而悠闲起来。 “爹,我想买些竹条,城北那里有一条街应该有卖的。”夏花道。 “你又要鼓捣啥?”夏志安笑道。 “花篮,女儿想编些花篮,放在门口,开业时用。”夏花道。 “这倒是新鲜,爹还没见过门口放花篮的,走,咱们买去。”夏志安来了兴致。 两人买回来后,正好赶上晌午饭。 “杨二叔,你看看,能不能照着这图上的,编几个花篮?”夏花道。 杨二郎一看,并不复杂,只是样式奇特,从未见过。 “行,不成问题,咱几个应当都能。”杨二郎说着将图纸递给了杨三郎等,众人一看都说能。 ...... 三天后,盘福街的铺子修葺完工,夏志安特意让周登文去隔壁街酒店叫了两桌席面,众人吃得满脸红光,想着明儿还去修葺潞熙街那处铺子,极力克制方没吃醉。 隔日,潞熙街铺面的修葺启动,曹怀诚、青叶、小慧留在这边照看着。 夏花、夏志安、曹怀信、周掌柜在盘福街打点铺子开业。 “周老哥,你看,咱们还有何需要准备的?”夏志安道。 厨房,伙计,食材……铺子名字也上官署登记了,周登文一一比划着,“除了,牌匾和装裱的没有挂上,我看应是不差了。晌午饭后,店里的伙计都会过来,主厨也会到。” “行,我会带他一段时日。”夏花道。 “姑娘放心,主厨是我老友引荐的,口风颇紧。”周登文道。 “周叔安排的我都信得过,不过按着规矩还是得立字据,县城和镇上的主厨都签过的,不瞒你说,镇上的主厨还是我三婶呢。”夏花道。 “这个是当然,按照姑娘的意思办。”周登文笑道。 商议完后,就到饭点儿了,三人去吃了臊子面。 饭后,夏花打算将牌匾挂了,周登文说再等一个时辰,她知晓古人开店对吉日吉时很有讲究,于是点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