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5节 (第4/6页)
心妄想。只是以后在宫中,还需要你多加照顾了,你以票号一事,能和皇上直接说得上话,这就是多少人求也求不来的资源了,又是女子之身,为婷娘稍微邀宠,亦是无伤大雅。国公爷有年纪了,和皇上也不亲近,有些事,还真是非你不能令人放心。” 这话影影绰绰,也不知透露了多少信息,蕙娘有些一切尽在料中的恍然,却也有些吃惊:婷娘当时送到京城来时,是以嫡女身份过来的…… “这却也没什么好瞒人的,你大伯父元配本来体弱多病,不适应东北的气候,缠绵病榻许久,终于不治。”周先生看她眉眼,便平静地道,“便娶了舍妹做个续弦。” 蕙娘这才意会——在鸾台会这种层次的组织里,良国公府就不会再分什么大房二房了,甚至连长辈已经分家出去的亲戚,只要还有亲密的血缘关系,都因算作是同气连枝、荣辱与共的一体联系。尽管和良国公的这位大哥,自己的大伯父丝毫没有接触,但蕙娘绝不怀疑,两家人在鸾台会跟前是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而恐怕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周先生才会收下权仲白这个徒弟,将医术传下。可以说,周家、良国公一系在鸾台会内,应该是同盟关系了。 不过,这种事,本来也不该是周先生亲自揭破的,由国公爷出面稍微暗示几句,效果不比周先生自己说要强得多了?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疑惑,周先生又轻轻地道,“国公爷千金之体,身份尊贵……身边也是从来,都少不得服侍人。” 这话,已是对她那无言疑惑的最好解答,顿时更让蕙娘出了一身冷汗,证实了她最不堪的猜测—— 良国公府,是否真由良国公做主,只怕还是两说的事。权家本族虽远在东北,但借助鸾台会的帮助,对国公府的控制,只怕亦是紧密得无以复加,国公府虽是百年基业、身份显贵,但这傀儡内间的身份,只怕百年来,是从未改变! 只是这种事,良国公当然不会当着云管事和她说出来,周先生也只能稍作暗示而已——隔墙有耳,在这种大事上,立雪院内只怕没有谁能信任!懂不懂,就得看蕙娘自个儿的悟性了! 而蕙娘的表情,当然已经说明一切。周先生望了她一眼,颇有几分赞许地点了点头,和蕙娘交换了一个眼色,便也不提这事了,他转而略微提高了声调,问道,“鸾台会的事,你告诉仲白了没有?” 蕙娘见他表现,心头更是一凛,她想也不想,便朗声道,“这自然没有。” 周先生又再一颔首,满意不言而喻,却偏还要问,“把其中道理,说来听听。” 蕙娘面做沉思之状,似乎正在整理思绪,心底却不禁早翻起了惊涛骇浪,将立雪院的丫头使妇逐个去想—— 她在想:我立雪院的这些人里,又有哪些是鸾台会的内间呢? 作者有话要说:嘿,鸾台会这么大的架构,蕙娘现在几乎相当于是一人应战,别看面上没什么,心里其实很慌啊…… ☆、190艰巨 “这也简单了,”虽然这种种考虑说出来根本就是废话,周先生只有比她更清楚个中利弊,但蕙娘还是不能不说,她在观察周先生的同时,也要尽量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让周先生观察她。在这等迷雾重重满心茫然的时候,摆不得什么架子。“若是能说,爹娘只怕早就说了。仲白和我又不一样,我也许还能脱离国公府,求个苟安,但仲白难道还能把权姓给改了?他要真能这么做,也就不是权仲白了。只是这不说的缘由,怕也是因为他不是别人,正是权仲白吧……” 满打满算,小夫妻也就是成亲三年多,虽说夫妻间关系密切,三年已足够培养出牢不可破的情分,但和权仲白三十年间同家人养就的那份天伦亲情相比,谁轻谁重还真是不好说的事。要是能说、愿意说,良国公起码也会透露出一点端倪,把权仲白给稳住,不让他和鸾台会发生那些不必要的冲突,起码至少不会在密云引发那一场爆炸,非但坏了鸾台会的事,还使得他们损失了一个毛三郎,在明里暗里,引起了诸般的风波。 而为什么不说?为什么不早说呢?这其中当然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权伯红、权叔墨,估计对家族底细也是一无所知,但蕙娘敢打包票,权仲白的无知,主要还是来自于他父亲对他秉性的深刻了解。 以权仲白的性子,一旦知道了家族的秘密,他会做出什么事来,谁能说得清楚?她焦清蕙惜命怕死,可权仲白却未必如此,从前以弱冠之年往西域战场走去,一路穿越战火,这期间冒了多少风险?广州开海,船队甫出,茫茫大海,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就是全军覆没,都不是没有可能,换作是焦清蕙自己,她是决不会上船的,可权仲白不但敢去,而且还真的屡次想要逃遁上船,非常想去…… 这般大的胆子,再配合上他同皇帝异常亲密的关系,就算良国公有信心他不会把至亲家人出卖,但恐怕鸾台会诸人,对权仲白的忠诚就不是那样有信心了,这人性情飘逸难测,万一为了‘君臣大义’,反手把鸾台会给卖了,就算他们能把良国公府拖着陪葬,但大计成空,自然也是难免了。 但良国公府就这几个少爷,权伯红能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