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7节 (第3/5页)
心思,也许就是她自己都猜不明白?她还是埋怨的口吻,“难道,只有我娘家死了人,你才肯抱我一下么?” 这埋怨,和头前的埋怨,措辞几乎一样尖锐,可语气却又截然不同了。怒怨与幽怨之间,差的也就是一个字,可听者的受用程度,却是截然不同。 权仲白眼底,又闪过了一丝笑意,他又垂下头来,轻声说。“你还在孝里。” 这是解释、还是提醒、还是托词,又或者是承诺?蕙娘瞪大眼,盯着权仲白的脸,还没看出个所以然,自己的心意也还没定呢。外头马蹄声便渐渐地慢了下来,车身一震,便停了。桂皮咳嗽了一声,在车门外大声道,“少爷,到啦。” # 蕙娘进门时,脸色特别地不好看,别说丫头们了,就连歪哥看了,脖子都要缩一缩,倒是乖哥,因母亲一向疼他,他又乖巧不闯祸,也没受过什么责罚,还不知道畏惧,见了母亲回来,便快乐地跑到她身前,充当信差,道,“今日舅舅差人来找您呢。” 蕙娘弯腰把儿子抱了起来,不免微微动容,“哦?” 乔哥现在闭门守孝,他身上带了两重重孝,在民俗中是现在也算是不祥之人。没事肯定不会打发人到权家来的——不大吉利。 蕙娘便玩笑一样地问儿子,“舅舅打发人来,什么事呢?” 乖哥说不大清,只知道是挺着急的,他嘟嘟噜噜,半天都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倒是把歪哥听着急了。本来装模作样在练字的,现在字也不练了,丢下笔叫道,“我知道——子乔舅舅打发管家来说,说是有兄弟从外地来投亲了!” 兄弟?焦家人什么都不缺,还真就缺兄弟姐妹,三亲六戚。蕙娘的笑容淡了下去,见绿松进屋,便看了她一眼,绿松轻轻点头,叹息道,“是有这么一回事,说是从老家寻来的老亲戚。” 蕙娘不由冷笑了两声,才道,“好么,尸骨未寒,这就有人忍不住,要出招了?” 作者有话要说:哎,我真想提醒焦妹子,就是你娘家死一个人抱一下,那也还有一下欠着呢…… 开玩笑开玩笑xd 这一次是小权的优势回合,妹子难得输得毫无悬念! ☆、259不轨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焦家本来势力也足可以解决了,只是现在老爷子毕竟去了,还在孝里就闹腾出动静来,外人看了难免觉得有点不像。蕙娘晚上就和权仲白提起来,“如今的顺天府知府,我记得和我们家也是沾亲带故的?” 权仲白道,“好像是吧,说来和四婶也是亲戚,逢年过节偶然也来府上走动走动的。怎么,你倒有事求到他头上了?他是谁的门生,若是你们焦党门人,随口打个招呼也就是了,若是杨党的人,四婶的那点关系也不顶用。” “谁的门生都不是,那年主考是王阁老。”蕙娘也笑了,“什么好像是,你自己心里门清,我说一句话,招了你十句话,你就在这装吧。” 因歪哥实在难带,只是上下学的一路都能闹腾出多少事来,蕙娘索性就给乖哥也开了蒙,让他带着弟弟每天上学放学,有乖哥这么个小耳报神、小跟屁虫在,歪哥也老实了不少,这几天下了学都回来功课玩耍,到了晚上,便赖在父母身边。对父母之间的对话,也不像弟弟那样,因为完全听不懂,索性就当作耳旁风。听了权仲白这一说,他便露出思索神色,蕙娘看见了,便不令权仲白再说话,而是问歪哥,“想什么呢?” 说起来,权仲白和蕙娘这对父母,也算是颇为开明,蕙娘对儿子,素来是赏罚分明,而大胆言语,素来是不算错处的。权仲白更不要说了,对歪哥简直就是二十四孝父母,平时无事再不搓摩。所以歪哥说话办事从不畏首畏尾,听母亲这一问,便道,“我想,这个老亲戚,是来寻麻烦的吗?” 蕙娘和权仲白对视了一眼,权仲白道,“哦,你怎么看出来的呢?” 歪哥道,“这倒简单,娘一听这事脸就沉下来了,几个jiejie听了,脸色也不好看。” 他说的几个jiejie,就是蕙娘的使唤丫头们。蕙娘道,“是有些麻烦,你说,他是来寻什么麻烦的?” 歪哥皱起眉头,又想了想,就把事情给梳理顺畅了,“外祖父家亲戚少,名气又大。要认亲,什么时候不能来呢,外祖父家在京城都那么些年了……老大的牌匾在门口竖着呢,难道还找不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