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4页 (第2/2页)
名下,府里自然出一份嫁妆,更不用说史太君老人家早说了许多遍,你和鸳鸯都是她亲孙女一样,到时候自然有体己里的添妆。再者您还多出宫里的两份——我们娘娘不用再说自然是一份好的,因杨家做了保山,更有元慧仙师那里给您添妆的一份呢。这些还不够?如今居然连我们这些宫女的钱都算上,也不怕箱子太多,建安伯府搁不下?” 五月初,杨家现任族长,杨皇后的嫡亲兄长因公职入京。 皇上面对这位镇守西北的大将,言辞恳切卑微的请见,也不好阻拦。又有辛泓承在一旁帮着说话,也就允了杨老夫人和杨将军见杨皇后。 经过一年的休养,杨皇后虽然还不能康复如初,但已经可以自己慢慢扶着桌子行走了。 母女兄妹都是时隔十余年再见,自然是洒泪叙别。 因出了后宫,自己也想开了杨皇后气色仪态倒都很好,让母亲兄长放心了些。 杨将军是男子不好多进宫,但杨老夫人是诰命夫人,进宫极便宜。太后也连着几日召她入宫,极为体贴的给了个理由,说是自己想要听一听西北的风土人情。实则就是请杨老夫人进宫来多见见杨皇后。 正巧有一回碰上周眀薇来给杨皇后请平安脉,杨皇后就连忙将此事托付。 她退居尚景宫后,黛玉按着她的要求不能日日来请安。但两人虽见得少了,说的话却更知心了:杨皇后本就是不爱拘束的性子,再脱了皇家婆媳这层桎梏,与黛玉是看似远实则近。 诸如甄然等伤感之事,黛玉都曾在杨皇后这里哭过诉过,无所不谈。周眀薇这件事也算是黛玉的一件心病,自然也曾跟杨皇后说起过。 杨皇后就记在心里,自己虽出不去宫,但娘家来了人便郑重托付了出去。 甚至提起自己中毒的事儿:“娘好歹上心,去年若没有这个孩子,我未必能逃出命来!” 杨老夫人听了这事立刻应下来:“你父亲跟建安伯府老太爷和几位爷当年也是同袍,自然是说得上话的。” 然后风风火火做媒去了。 范老夫人此人,因痛失了夫君和儿子们,所以一直生活在过去。具体表现在,只认旧人不认新贵。 这个新贵的范围,可不只是周眀薇这种自己闯出来的女子或者新进的官员,更包括太子爷和太子妃,甚至是宣合帝本人在老夫人心里都是‘新贵’。 在范老夫人看来,这些都是年轻人。自己不同意的事儿,哪怕皇上和太子以皇权相压,强行指婚也不能够!大不了她就破着没脸去宫门口哭闹一场,横竖范家人都为国死绝了她怕什么,皇家总不能杀她的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