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共10册)_上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章 (第35/106页)

得你肯不肯稍微受点委屈?”

    “你说!”

    “这趟到杭州去烧香,我本来要去看老东家的。到时候我就说,我娘家有个堂房妹子,想跟了老太太一起去烧香,那一来,你不就好逛夜湖了?”

    “是啊!这个法子好!”小白菜欣悦之中有忧虑,“就不知道人家肯不肯?”

    “没有不肯的道理。不过,既然跟了去,少不得要倒茶倒水,叫老太太、少奶奶、孙少爷、孙小姐。你肯不肯受委屈?”

    “我道啥?这叫啥个委屈!”

    “既然你肯,就一定逛得成功了。不过,”陈二嫂放低了声音说,“大家一起来,自己管自己走了,不好意思,对王家夫妇两个,要有一套话说。”

    “你教我。”

    于是,陈二嫂秘密教了她一套话,附带作了一些约定,小白菜心领神会,不断点头。

    船到杭州,绕城而过,停泊在东城以外的护城河中。那里河面宽阔,地势空旷,最好的是,沿岸尽是枝长拂水的垂柳,香船泊在柳荫之下,是以避暑。

    系好船缆,搭好跳板,香客不曾上岸以前,王心培击一击掌招呼大家静了下来,开口说道:“今天是六月十七,大家进了城,看亲戚的看亲戚,买东西的买东西,早点回来。住的地方我再说一遍,是东街上的庆成茧行,哪个有不认识的,等下跟我一起进城,认一认路。这是第一件……”

    他一共宣布了三件事。除第一件指明住宿以外,第二件是开饭的时刻,午餐十二点,晚餐六点,四菜一汤的素饭。早餐自备。第三件是烧香的行程,定在第二天,也就是六月十八夜里九点钟,由庆成茧行出发,大概六月十九子时,就可以到灵隐,正好赶上烧头香。然后在飞来峰下的茶座中休息,天亮再上三天竺。

    等他说完,少不得有人发问,七嘴八舌,扯了半天才扯清楚,方始相将登岸。小白菜肩背上写“朝山进香”的黄布袋,左手挽个香篮,右手提个包裹,与陈二嫂寸步不离地跟着王心培夫妇,进了庆春门,不远就是庆成茧行。收茧做丝的时期已过,铺了地板的堆茧子的仓房空着,每人一领草席打地铺。陈二嫂与小白菜找了北窗下一块地方,略略安顿,商量出游。

    “我们先到哪里去逛逛?”

    “我带你去逛城隍山,吃油蓑饼。”陈二嫂说。

    “逛完下山就是清和坊,你要买孔凤春的香粉、宓大昌的皮丝烟、舒莲记的扇子、翁隆盛的茶叶,都在那一带。”

    “那倒方便!”小白菜拉着她的手,很认真地说,“陈二嫂,我话先说在前面,等下吃饭、吃点心,都是我请你。你不要跟我抢会账,难看相!”

    “我不跟你抢。要好姐妹,不在乎这个上头。是不是!”

    “说得一点不错。我们走!”

    “明晚上的事,你要不要跟他们先说一说?”

    所谓“他们”,是指王心培夫妇。小白菜点点头,去找王心培的妻子,叫一声:“王干娘!”她说,“我从前有个邻舍要好的姐妹,嫁在下城竹竿巷,开机坊的,几次叫人带信来,要找我到杭州来玩。她家自己在西湖里有只船,我想明天晚上同她去逛夜湖,后天一早赶到灵隐来会齐。你看好不好?”

    做妻子的还未答言,丈夫先作了决绝的答复,“不好,不好!”王心培说,“你来的时候,你家小大,你娘,都一再关照,千万不可以让你乱走。你人生路不熟,杭州地方又大,万一出了啥纰漏,我们夫妇这个责任担不起。你要看要好姐妹,日里也可以去看,在外头过夜,无论如何不可以!”

    说得这样斩钉截铁,又是这样道理十足,小白菜一句争辩的话都出不了口,唯有哭丧着脸,回陈二嫂身边。

    一看她的表情,陈二嫂不必等她开口,就知道了是怎么回事,急忙安慰她说:“不要紧,不要紧!夜湖逛不成,日里也好逛的。”她停了一下又说:“索性这样,我先到我东家那里去转一转,你在这里打个中觉,等我回来。那时候我就没事了,出空身体一直陪你!你要逛湖,逛湖;你要逛城隍山,逛城隍山,都随你的便。”

    这样情意殷勤,与王心培的毫无通融,两照比较,越发令人心感。小白菜只有驯顺地答应:“我就打个中觉,等你回来,你要快!”

    “我东家住得很远,不过,我尽快赶回来就是。”

    出了庆成茧行,陈二嫂雇了顶小轿,说明多加酒钱,只是要快,急着去看她的那位“东家”。

    这一去去了两个时辰,照自鸣钟上看,由一点到五点,方见陈二嫂汗水淋漓地走了进来。

    小白菜本来等得很不耐烦,心里在想,等她回来,一定要埋怨她几句。这时看她如此狼狈,大为不忍,赶紧倒杯凉茶送到她手里,一面替她打扇,一面问道:“见过你东家了?”

    “见过了!我东家要留我吃饭,说有好些旧衣服,叫我拣穿得着的拿。我怕你等得心急,只好赶回来。”

    “真正对不起!”小白菜大感歉然,“你明天再去,明天我不要你陪。”

    “明天再说。等我凉快一息,太阳也快下山了,逛城隍山正好!”

    小白菜点点头说:“总要打扮打扮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