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2章 候人兮猗  (第4/4页)
…”    有人甚至发出惊呼。    暗自锁眉的看了一眼祭司,李老没有当先开口,而是从旁了解了始末,才落座于席间,要了一盅茶汤,慢慢灌了一口,心里快速的暗忖此举,到底是出自若敖子琰,还是芈凰二人之中,何人之手?    这当中差别可就大了……    想到这里,李老当即抬手,止住众人对此事的议论:“我说诸位,妄言啊!”    “右尹大人的意思是?”    众臣望来。    “依老夫看,此举定是新王养病期间,不想诸位叨扰清净,我等没有了解原委,就这样吵吵嚷嚷跑去闯宫实非臣子所为。”    “就算真有其事,我等理应先通禀楚公!”    “这么说,李老不赞成此事?”    有机灵的已经开口试探问道。    李老看向报信的小官:“你是亲眼所见还是亲耳所闻?”    小官仔细回忆了一遍,摇头:“下臣只是远远听到一个女声,但是仔细想想,声音又不大像那位……”    “此女的声音低沉,嘶哑……好似乌鸦一般难听。”    李老眼珠子一转。    心下更加确定此举并非出自芈凰之手,应是若敖子琰借她之名堵住悠悠众口,嘴上却胡说八道应付道:“老臣听闻君上此次病中感染肺腑,怕是声音嘶哑,尔等一时辨认不出也是理所当然,故我等还是莫为了这些鸡毛蒜皮之事扰了君安。”    “而咸尹少不更事。”    李老瞥了一眼自己被废的右臂,左手别扭的端着茶盏道:“太师又不理事,在老夫看来罚一罚也好,长个教训。”    对于李老明显嫉恨太师的话,有人装聋作哑,有人连连附和。    小官也道:“不过诸位放心,楚公仁慈,已经派人将咸尹大人好生送回府中医治,定能早日康复。”    此言更是换来李老心知肚明的一笑,胡子微微上翘:“老夫说什么来着,有楚公在,一切安定。我等还是应以大典为先,赶紧准备起来,也好接待天下诸侯来使,否则失了我大楚礼数,白白叫各方来看了笑话!”    目光落在殿外恭候的属国诸侯使者身上,李老捋着胡须叹道:“你们瞧,曾侯的使者早已经等在殿外,我等却连一个大典良辰吉日都未卜出,实在有负楚公的嘱托!”    “祭司大人。”    为了督促他的计划加快进行,李老走向几位巫臣半是胁迫的拱手说道:“老夫在这里,想私下里恳请您能与卜尹还有诸位大能,早择吉日,否则影响的将是我大楚的整个国运。”    众臣纷纷颔首。    连声催促。    “就是!”    眼见众人达成一致意见,李老笑嘻嘻的目光掠过大祭司,抛下一句:“再说当前局势维稳,我等臣子唯恐力有不及。整日妄言祸崇,于国无益啊,祭司大人以为呢?!”就挥一挥大袖,招呼众人前往正殿。    “走啦走啦……还有各种军国大事等着你我处理。”    “且莫闲谈,空度光阴。”    众臣也纷纷颔首:“右尹说的极是!”    远处,渚宫屹立于层台之上。    作为大楚的权力中心,这里每日需要处理的关于大楚命运的事务太多,尤其现在与晋国的对外争霸战争还有国内政治风波刚刚平定,大楚内部不能再出现丝毫的不稳定的因素,否则必然引得每个人的神经紧绷,所以才有了李老刚才那一番话。    大祭司孤寂的身影落于众臣之后。    没有出声。    左右大祝,小祝皆愤慨地指着那些相携而去的背影诅咒道:“祭司大人,这些世卿大夫不敬鬼神,尽早会为我大楚遭来祸祟!”    大祭司腋下夹着一本巫籍古卷,望着窗棱上覆上的淡淡白霜,拿出一只泛白的龟甲,轻轻摇动。    “叮叮哐哐”的脆响……    在空寂的大殿回响。    良久,两爻(ya)争先恐后奔出龟甲,落于地面。    大祝凑近低头一看,大惊:“祭司大人,是坤卦第一阴爻,爻辞:初六。”    小祝凭着记忆念道:“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    “所以,初霜已降,坚冰还远吗?”    祭司虔诚的捧着龟甲,声音低沉的说道。    阴沉沉的天空,刺骨的寒风,随着他的话音响起仿佛吹响冬天的号角,迎面扑来,扑拉拉的吹散所有巫臣身上那镶嵌着羽毛和玉珠的白色羽衣,玉珠叮叮碰响,洁白的羽毛在风中颤栗,似要挣脱命运的束缚飞向更远的北方。    卜尹也一脸沉吟不语的望着风云渐变的大楚天空,渐渐变了天气。    迎着凛冽的北风,大祭司脚履初霜,步出大殿,卜尹,众巫纷纷跟上他的步伐,远离渚宫,浩浩荡荡向着隐没于迷雾之中的太庙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