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五章 茅元仪  (第2/2页)
   “茅元仪,茅元仪……”李亭感觉这个名字似乎很熟悉一般,不禁喃喃念叨道。    “茅元仪大人,我给你说说。有一首诗,这样说他年少西吴出,名成北阙闻。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一旁的郑元贵开口介绍道。    “茅大人可是了不得的人物,据说他从小不爱读八股文章,就喜读兵农之道,后来熟悉用兵方略,对各地地形尤其了解,长城沿线的九关之关隘、险塞,都能口陈手画,了如指掌。”    “后来建虏崛起,连败我大明王师,举国哗然。茅大人焦急忧愤,不亚于旁人。他没有去到处跟人辩说如何打仗,没有去指责那个将军不会打仗。    他自己在家,专研历代兵法之书,收集各处战具、器械之图案文章,编辑大著《武备志》,那年,他才27岁。”    李亭点点头,心里暗道这是个做事之人。    “此书一出,声名大振。被孙承宗大人揽于幕下,跟袁崇焕大人,孙元化大人等一起,随孙承宗大人一起督师辽东。    后又协助大人加强辽东水师,并且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因为魏忠贤专权,茅大人被削籍返乡。    到了魏忠贤下台,茅大人又得以重用,因战功升任副总兵,后来督帅觉华岛。无奈,又被权臣梁廷栋所忌,被迫去职,后又受辽东兵哗的连累,发配福建漳浦。”    大明朝官场,犹如一个巨大的淘汰机器,真正做事之人,基本难有好的下场。    以前的袁崇焕,孙元化,都是被这机器淘汰,被朝廷所杀。    而他,茅元仪也是戴罪之身。    当然,这个名字还有很多,这是个超级奇怪的现象。    甚至奇怪到皇太极见到洪承畴都问及这个问题。    李亭自然明白,太能做事,抢了太多人的功劳,大家容不得他如此表现,于是,大家一起动手,将他拖下来再说。    这是个人才,更加巧合的是,他熟悉战略,又能谋划战术,还多次参战,战功赫赫,又两次参与水师建设,带领水师打过仗,可以说,这是一个水师的帅才啊。    李亭有些心动。可惜现在是戴罪之身,他要是在家,现在就是绑也要将他绑来。    李亭正想着。    郑元勋接着介绍道    “茅家之人,也是好久没有茅大人消息,一听说有去南洋的商船,激动不已,命他的家人立即拿出5万两银子。    她说她不要股份,只要能给茅大人捎去些酒,捎去些衣物就好。    她的股份,自然是她的股份。可是她的那些要求,我哪里敢答应,我只是说帮她来问问你,看你能否做到?    她很心急,派一个管家,一个账房先生跟我过来,一定要尽快见到你,因此我们才走的太湖,然后就遇上了水贼……”    “她的管家和账房呢?”李亭环顾一周问道。    一个白发老者站起身道“我乃茅家的管家,账房先生已经先行回去。”    “好,你回去告诉夫人,我一定将东西送到,不过,我一定要先见到夫人。”    “是!”管家答道,“我一定将公子之话带到。”    南洋未来之争,必是海军之争,有了人才,才能有最后争胜的基础。    这样的人才,天下难见几人,自己岂有错过之理?    李亭心中已经打定主意。    他想的不是见茅元仪,而是要将他带走,这事,至少也要先跟夫人说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