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章 弑父  (第1/2页)
    ——    那是一个很哀艳的传说。    传说,黄泉路上,过了奈何桥,有座凉亭,唤作“孟婆亭”。    传说,孟婆亭是由一个面貌阴森的老妇“孟婆”掌管。    传说,孟婆的工作,是供赶往投胎、在此过路的地狱阴魂喝“孟婆茶”。    传说,这杯孟婆茶,味道不外乎又酸又咸,恍如人情世事,又酸又咸。    传说,只要阴魂喝罢三杯孟婆茶,那前生所有恩怨爱恨,皆会尽数忘记。    传说,这些阴魂跟着便会迷迷糊糊,自堕于“六道轮回”之中乱闯。    传说,闯过六道轮回以后,人便呱呱堕地,忘却深噩前尘,脱胎重生。    传说,这个滚滚人间也有人炼成了“孟婆茶”……    有人说:    黑,是一种很强的力量。    在黑的领域中,你永远无法想象它到底有多深,还有,黑的尽头究竟在哪里。    故此,黑真正蕴含的实力简直无从估计,深不可测!    不过,亦有人不以为然。    这个人认为:    白,才是最强的!    因为在白的领域中,你可以在一片空白中尽情想象和塑造,并不如黑那样坚实而死板,你可以为白加上各种缤纷的色彩,甚至加上黑色,兼且黑的力量。    因此,白包含黑,包容世间一切,亦包容一切的思想。    认为白是最强的人,据说是“智空大师”。智空大师遁入空门不到二十载,抛却凡念,洗心涤虑,其禅学方面的造诣甚高,已位居少林诸位高僧之首。    室内,是一片迷茫的白。    这是一间很奇怪的小室。    这间小室搭得甚为方正,一壁建门,门的左右两壁尽放满无数佛学经书,与门相对的另一道高墙,却什么也没有,仅是一道白墙。    这间小室最特别之处,就是当中的任何布置,都是白色。    门是白的,经书的书面是白的,放在小室中央的矮桌是白的,甚至盘坐桌前的和尚也是一身素白袈裟!    这和尚看来年近五十,一双长长的横字眉,唇角下垂,令他具备一脸慈悲之相,然而他的双目却隐含一股无奈之色。    他并没有像寻常和尚般闭目念经,反是张开眼睛,茫然凝视眼前的高大白墙,口中在念念有辞,念的正是佛门绝学“般若心经”!    因为他深信,只有白,才接近“无”;只有无,才接近“佛”;只有“佛”,才能找到真正的“心”。    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    这间小室,正是名为“寻心阁”。    这和尚为何要在此中寻心?    只因他道行虽高,却未能克服自己眼中心中的无奈,对人间的无奈……    他无奈,只因世上有太多悲惨的故事,多得连他亦爱莫能助……    他无奈,只因世上作恶的人太多,报应又太慢……他一切的烦恼,皆因无奈……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故知般若波罗蜜多……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智空潜存!”    智空?    在一片祥和的诵经声中,这个身披素白的和尚戛然而止!    “智空”二字正是他的法号,然而他并非因念至二字而止声,只因他心头蓦地一动!    诵经本为静心,为何他此刻反难自控?他为何心动?    但见智空大师久久没有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