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_第1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3/5页)

。我看你就是浪得虚名,根本没了解清楚咱们北洋军的实际情况,就妄加进行所谓的改革,哼,现在反倒还敢问我们起来?”

    蔡锷冷笑了两声,他早就料到陆军部这些官员肯定不会轻易跟自己合作,但是这毕竟是中华复兴的大事业,哪怕再困难也要做足所有的尝试。当即,他把心一横,郑重其事的说道:“那好,你们现在都别说话,我把你们刚才质问我的话一个一个来回答。”

    随即,他带着几分愠怒的神色,滔滔不绝的开始回答陆军部官员们提出的质问。

    整整花了二十多分钟,他中间没有任何停顿,无论是一知半解的问题,还是任意捏造的问题,全部都毫无遗漏的做了解答。他将自己在文件中所撰写的内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做了一遍复述,什么评核、该怎么评核、由谁去评核、评核之后如何安抚部队等等,不仅说的头头是道,而且是毫无缺漏。

    至于那些捏造出来的质问,他没有给这些人留一点面子,直接劈头盖脸的一番讽刺,最后又简单一句话让这些人拿文件仔细再看看。

    袁肃倒真是没料到,蔡锷不仅有如此之高的军事素养,更是由舌战群儒般的气势。要知道这么多人口多舌杂,单单提出的那些问题就够凌乱的,更别说要记下这些人的问题然后一一来做解答。

    陆军部众官员在听完蔡锷的一番之后,一个个都傻了眼,也有一些人面露羞愧之色。

    就在这时,段祺瑞总算开口说道:“开会的目的就是要讨论各种情况,军事改革非同小可,稍有不慎那就有可能酿成大祸。关于你所提出的这些改革方案,我认为最大的不妥就是把所谓的中央军和北洋军强分你我,什么叫中央军?什么叫北洋军?咱们中国军队还分这么多花样,这是要搞分裂呢还是指责谁要当军阀呢?”

    蔡锷正打算开口辩解,然而话刚刚到嘴边忽然又止住了声音,继而脸色陷入一股强烈的疑惑。他微微低下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眉宇间越蹙越紧。过了许久之后,他忽然缓慢又冗长的吁出了一口气,彷佛总算想通了一些问题。

    徐树铮见蔡锷没有说话,以为对方是无言以对,于是冷笑着讥讽的说道:“我看大总统也只是一时兴起罢了,什么中央军什么北洋军,我看到底都应该是政府军才是。”

    直到散会,蔡锷都没有再开口说话。

    从会议室退了出来,袁肃心中有很多疑问,其一是这次会议到底讨论出什么结果来了?其二是蔡锷为什么突然不说话。他相信蔡锷绝对不是理亏,因为关于建立中央军系统这一点,自己也曾向大总统叔父进言,中央军和北洋军从系统上是有很大的区别,但从性质上却没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可以说,中央军是一个先头建立的系统模式,然后将北洋军一一过渡变成中央军。连他都能做出回答,蔡锷自然也应该能回答。

    袁肃原本打算在出来之后找蔡锷谈一谈,询问一下对反当时心中是如何念想。

    不过蔡锷在走出会场后,蒋百里一直跟在身旁着急的询问,但对方依旧是一副凝重的脸色,一言不发,什么都没有顾及,只是迈着“不疾不徐”的步子“匆匆”离去了。

    在返回招待所的路上,一直陪同在一侧的夏寿康叹了一口气,对袁肃说道:“唉,咱们北洋内部对大总统建立中央军一事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不管是向着大总统的还是向着段总长的,很多人都对如此贸贸然建立中央军很不放心。”

    袁肃对此有所耳闻,但是却没听说过连向着袁世凯的一派也不放心这件事,按理说中央军建立就是为了让大总统更好、更直接的控制军权,避免和降低军阀割据的情况才是。他用疑惑的语气问道:“此话怎讲?”

    夏寿康再次叹了一口气,说道:“段总长跟了大总统这么久,大总统什么想法,他难道还不清楚吗?但是我相信,倘若大总统是让段总长来负责建立中央军,这件事一定能办的妥妥当当,只可惜大总统想要整顿北洋全军的目的,就是在针对北洋的一些权势元老,所以这件事只能是针锋相对的走下去。”

    袁肃微微的点了点头,心中暗叹:北洋就从来没有团结过。

    夏寿康继续说道:“那些向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