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_第18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节 (第4/5页)

咱们就能慢慢来观瞻这个局势的变化。好整以暇,对,就要好整以暇。”

    李岭芝暗暗松了一口气,只当自己胡乱蒙对了。

    停顿了片刻之后,陈宦忽然又开口说道:“不过,这个时候要想做点样子出来只怕不容易,成都、泸州两地已经有了三支护国军,而且还是蔡松坡亲自督军,不仅士气高涨,而且兵力上也占尽了优势。终归刘存厚、王陵基这些人是靠不住的。”

    他最后一句话虽然只说了一个开头,但是就中央军十五师这边而言,他们跟四川地方部队还是有很大的分歧,岂不说根本就不是一个系统,而且彼此之间完全是利益连接。实在很难说能真正的站到同一阵营上面。

    李岭芝叹了一口气,忧愁的说道:“是呀,这会儿只怕真的有些困难。不过……若是能出奇制胜,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陈宦虽然现在懒的动脑子,但也不是一个彻底没脑子的人,他缓缓的摇了摇头,沉着声音的说道:“重庆这边的地理有限,能守不能攻,出奇制胜太含糊其辞了,咱们中国的军人已经有好几代玩不起这门道,就算是中央军也只能纸上谈兵。”

    李岭芝暗道这次算是蒙错了。

    经过一阵深思后,陈宦继而又说道:“不过,武的不行倒是可以来文的。我倒要看看蔡松坡是真的要跟我硬碰硬,还是卖一个人情给我?”

    李岭芝疑惑不解的问道:“司令,您是说……”

    陈宦不疾不徐的说道:“派人到成都去,咱们跟蔡松坡谈判,无能如何只要说服护国军绕开重庆,大不了可以先许一个空口的承诺。反正我现在要的是时间,只要有时间,所谓的承诺完全可以一拖再拖。”

    【玩物丧志啊,玩物丧志啊!唉,唉,有点扭不过来了。《星际迷航》可以看下,看完之后我才明白《生活大爆炸》里面的一些话题。】

    第55章,战火转移

    也就两天的光景,陈宦派遣到成都的专员顺利与护国军总司令的高官们搭上了线。包括蔡锷、王文华、熊克武等人在内,专员都是见过这些人,并运用各种方式来表达陈宦的意思。甚至在与蔡锷对话的时候,专员还特别用心的强调陈宦本人对帝制持有保留态度,只是碍于北洋内部的声势和北方民间的呼声,这才答应拥戴帝制。

    这番话多多少少给护国军众将领带来几分欣慰。纵然外界都传闻陈宦是袁世凯最嫡系的亲信,更是继袁肃之后中央军系统着重力捧的形象人物。但是就之前一个月四川省内的军事情况而言,护国军众人都是能轻易看出陈宦故意放着优势不取,摆出一副退守的姿态。

    有这个大前提,不仅让熊克武松了一口气,同时也为这次秘密的会谈奠定了信任基础。

    蔡锷打心底自然不会完全相信陈宦派来的专员所说的话,他几年前在北京时与陈宦是有一定接触,对此人的脾性也摸清楚几分。然而就目前重庆方面的布防情况,即便护国军这边兵力优势于彼,但一方面手里的这三个梯队是护国军全部的本钱,另外一方面也没有把握能在短时间里攻克重庆。

    一旦在重庆的战事陷入僵直,从湖南、湖北赶来的援军必会源源不断,到时候护国军这三个梯队将会彻底被耗死在重庆这一线上。

    如今陈宦主动表示停战的态度,多少是避免了在重庆恶战的风险。对蔡锷和护国军来说,无非是失去了这条北上的道口罢了。

    再者同样是在这几天时间里,湖南的革命军以及广西的护国军第四梯队频频传来告急,若是连后方都无从稳定,更遑论还有气势北伐!

    护国军政府以及军队司令部从成立之初虽然制订了北伐的假象,但所预计的北伐路线最多就是打到汉口,再远也过不了许昌。这是由护国军目前军力和西南军阀本身实力所限定的结果。此次北伐的首要目的如同大革命时期的一样,就是要唤醒全国人民认识帝制弊端、反对帝制的心态。革命不是靠一支军队和几个军阀就能办下来,关键还是要发动人民群众。

    成都与重庆一番秘密的交流之后,蔡锷与陈宦一拍即合,护国军很快就表示愿意从四川撤军。但毕竟考虑到现在处于交战状态,彼此之间既是敌人,无论如何都需要加以提防。所以护国军在什么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