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节  (第3/3页)
,除了事关重大她推辞不得之外,还有就是她觉得能与秦承释分开一段时间也好,不仅可以让自己的心静一静,而且自己等回来时也可以看看秦承释在分别之后对自己持何态度。    “你先下去歇息,两日之后便可出发。”    那信使磕头退下,穆书榆又将潘永叫进来将此事说了。    “太妃,属下这就召集所有人护送您回玉浮。”    穆书榆摇头:“不可,为了不引人怀疑我不能带太多人,而且你也要留下。”    “太妃,人可以少带,但属下必须亲自护送您啊。”潘永不同意。    “潘校卫,你是一直跟在我身边的人,我也只能相信你了,留你在这儿一个是能掩人耳目,再一个也是留条后路,父皇病重到时必要牵扯新帝登基之事,我回去后你派人跟随其后在外面打探动静,一旦玉浮有什么变故我与皇后等人的安危也只能靠你报信给玉淑仪了,到时和羲应不会坐视不管,你的担子比任何人都重明白吗?”    潘永这才明白穆书榆所想之多,于是应道:“属下定不负使命!”    之后穆书榆又找借口对赵家人说自己心情烦闷要出去游玩些日子再回来,赵家因银子不翼而飞这回是真陷入了困境,一个个都在焦头烂额地想办法查银子的下落,哪顾得上穆书榆这个一点也指望不上的太妃,只想出去也好还能省下不少人的用度和月例,于是也不太管。    两日之后穆书榆带着如兰如意等几个侍女,在十余名护卫的守护下轻装简出地上了路,又过一日潘永分别派出六名侍卫从不同方向迂回赶往玉浮。    “什么人?”    穆书榆正在车内小憩,突然被外面护卫的喝问声给吓了一跳。    还没等穆书榆反应过来,又听如意惊声叫道:“白公子,您怎么会跟过来?”    白广清来了?穆书榆有些不相信,可车外传来的声音却让她不得不相信。    “太妃可在车里?”    穆书榆掀开车帘看了过去:“你过来吧。”    白广清看到穆书榆便放了心,骑马跟在车畔:“你行路的方向可是要回玉浮,为什对赵家人说是出去游玩呢?”    “是回玉浮,我有要事不便多说,你快回去,怎么就追到这里来了?”自己已经离开一天一夜,白广清却还是跟了过来,其中含义她不愿深想。    “你既不愿说,我不问就是了,我只跟在一边不言不语并不会误了你的事,你该不会真是一气之下才莽撞行事的吧?”白广清怕穆书榆是因为又被赶出宫才愤而出走的。    “你也太低估我了,我回玉浮确有要事,你不便跟着入宫。”    “我在城里找地方住下不随你进宫,只当是圆了周游诸国的心愿,况且你越是如此说我觉着心里不安,到时你安然无恙我再跟着回来就是了。”    “你不是要做官,这么离开行吗?”    白广清笑道:“哪有那么容易,怎么也要等上几个月才会有消息的,家里也是习惯我经常出门,不会有事。”    穆书榆冲白广清感激一笑,多个人自己心里也能踏实些。    秦承释沉着脸看了眼白鸿信:“近二十万大军压境,居然还能让廖子斌跑了?”    “回皇上,范将军说廖子斌是提前从川曲偷跑的,事前就连川曲国君都不知晓。”    “廖子斌此人的用处,你也是知道的,他拿了那么多的金银,可不能让他逍遥太久,务必尽快找到。”    “是,臣遵旨。”    秦承释交待完之后又想起一件事:“朕要破例提拔白广清,只是职位还有待商榷,朕也要抽空儿见见他,能与赵家周旋五年非常人所能,朕很欣赏。”    “臣先替白广清谢皇上恩典,只是这几日犬子出了门,臣回去后立即派人去寻。”    “那倒不必,等过一阵子朕再召见吧,现在也没那个心思。”    白鸿信应声退了出去。    “于忠,你说再上个请罪书可行得通?”    于忠一听立即就明白了秦承释所指何事,于是回道:“回皇上,请罪书自是可以,只是这次皇上可拖上几日再召见太妃,这样也显着皇上确是震怒了,太妃也能知道轻重。其实这事儿说来也是淑妃娘娘有求于太妃,怪不得太妃的。”    秦承释点头:“朕自知道淑妃用心,但太妃不也是全没有错,一句懂规矩的话都没有,对朕还百般抱怨。此事不用再提,五日之后朕再下旨召见她,你记着这事儿就行了。”    于忠急忙说道:“皇上,五日怕是不行。”    “为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