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阴货那几年_第121章 北魏北齐 佛龛小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 北魏北齐 佛龛小字 (第2/2页)

发现,这部电视剧里在琉璃厂开古董店的蓝掌柜原型就是岳彬。

    卢芹斋卖了两匹马的石雕获利数十万大洋,岳彬听闻了这个消息后马上也开始了行动。

    岳彬买通了洛阳当地的几名二流子,又从西陕地区高价雇来了六名技巧高超的石匠。

    这些人分工明确,他们有人放风,有人直接住在当地村名家里,靠着旅游的借口踩点套近乎。

    一到晚上,龙门山下就有两人用手电光照的形式放风,山洞内则一直有叮叮当当的凿石声传来。

    大概一共用了三个月的时间,龙门的这幅帝后礼佛图石雕被凿成了两百多块小块,分装在九个大箱子里运了出去。

    运出去以后,岳彬又找高手重新拼接完整,最终以六万的价格卖给了一名叫思普艾伦的大鼻子。

    这就是那副礼佛图当时的背景始末。

    秦云云的话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哎,文材,你说这东西这么值钱,咱两要不要敲两块带出去?”

    她这话听的我一乐,这姑娘脑回路还挺奇特,都这时候了还有心思开这种玩笑。

    我在秦云云脑门上弹了一下,打趣她道:“什么玩意,你还想敲一块带出去?”

    “你知道要是这玩意流出去了会是什么后果吗?”

    秦云云摇摇头表示不知。

    “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那我告诉你,你可听好了。”

    “十年起步,上不封顶!”

    ......

    我和秦云云的手机刚才被光头堂主收走了,要不然我非得拍下来几张照片不可。

    等回到京北了,我把这照片咔咔的给文二爷那帮圈里的大佬们一看,我估计,纵然是见多识广的那些大佬也得被吓一跳!

    说白了,这种东西的存在,就不该是个人或者私人民间组织能拥有的。

    我带着秦云云又在这石窟里转了两圈,这次我看的仔细,还真有了一点新发现。

    在西南角的那副巨形的帝后礼佛图右边有一副凹进去的石龛洞。

    在过去,这种石龛洞都是信徒们供奉心意用的。

    普通老百姓一般都扔几个铜钱或者一点吃食,富裕的大户豪绅们则供奉一些佛门八宝之物。

    轮螺伞盖,花鸟鱼肠。

    对应这些佛家八宝的则是现世中的一些玉石贝类。

    总共八样,八石对八宝。

    红碧玺,黄琥珀,猫眼石,白水晶,红珊瑚,白砗磲,绿松石,花玳瑁,总共八种。

    至于像现在炒的火热的和田玉,翡翠,蜜蜡虫珀,都不算是古代人承认的佛宝,这些东西除了天珠外,从时间上来算,都要往后靠了。

    把天珠单挑出来时因为这东西跟佛教有些关系,尤其已唐代的天珠最为值钱。

    那位李姓明星戴的那颗天珠就是唐代的,我们行内现在估算可能过七千万了。

    但是,严格来说,天珠这玩意是藏传佛的佛宝,和本土中原的佛宝也不搭边。

    这佛龛洞里现在空空如也,就算不是被截阴教的人拿走了也是遗失在历史之中了。

    但是,我在这石龛洞的内测发现了两行小字。

    将火把往前照了照,我用手摸了两把字迹上的灰尘。

    上面一行字我看不懂,应该是鲜卑文,北魏皇族皆都是鲜卑后裔,所以,北魏的石碑上发现鲜卑文不奇怪。

    而且,往往在写下鲜卑文的时候,当时的人也会留下一行汉字。

    这种汉字介乎于汉晋隶书和唐正楷之间,是一种独特风格的字体。

    魏碑体。

    魏碑体不难认,多认识几个繁体字的人几乎都能认出来。

    轻轻擦掉了字迹上的灰尘,望着下面这一行刻在岩石佛龛中的魏碑体,我轻声念了出来。

    “儿臣文宣高洋,遣九百六十七名石匠,造万佛大窟,祈福母氏–尔朱英娥。”

    北齐559年敬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