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1 风言  (第3/4页)
敢上门提亲?怕你们家的屋顶还不够绿吗?”    “不够绿是什么意思?你是说……”    “对,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我可是听说了,这家的丫头在省城给一个老男人当情妇,被人包养了,这才有这么多的钱。”    “我怎么听说是认了一个义父呢?”    “嘿嘿,现在这年代,认义父和被包养不是一个意思么?”    “我听说的版本是这丫头在省城一个夜总会当公主呢。”    “反正不管是当什么,总之都是做了不要脸的事情,挣的都是脏钱。”    “呸!我们家去提亲居然还和我们装清高?原来是一个不要脸的货!还看不起我们?倒贴我们都不要!”    “喂,你们几个积点口德好不好?那家姑娘我从小就认识,高中之前可以说是在我的眼皮底下长大的。挺本分的,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差劲?”    “嘿嘿,没听过一句话么?叫知人知面不知心。女大十八变,外面的社会那么复杂,诱惑那么多,在外面待几年都会变坏的。没听说过那么一句话么?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类似于这样的风言风语还有很多。    老家本来就不是一个多大的城市。    特别是在职工居民区这样的地方。    基本上人们都认识。    于是风言风语就传的更快、更广。    说是满城风雨未免有些夸张。    但绝对称得上是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了。    谣言有这样的一个特点。    那就是尽管已经在外面议论得沸反盈天。    但当事人往往都还被蒙在鼓里。    不知所以然。    成了最后知道内情的那个。    水姐家就是这样的情况。    那段时间,水姐的父母上街买菜的时候。    总是觉得有人在远处,对自己这边指指点点的。    开始的时候,还觉得和之前那样,是那些人在羡慕自己家的条件好呢。    心中还觉得欢喜。    甚至还和人家点头示意呢。    但后来却发现事情变味了。    那些人的目光中可都是冷嘲热讽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羡慕嫉妒恨么?    仇富么?    吃醋自己家换了大房子么?    从原来的破旧的70平方两室一厅,换成了带电梯的三室一厅?    住进了只有厂领导才有资格住的新楼房?    而之前来家里面提出相亲的人,也都不上门了。    甚至在买菜的时候。    这边想要讲价,卖菜的女摊主就阴阳怪气地说:“哎呀,你家那么有钱!还在乎这块八毛的?你家女儿那么能挣钱。”    水姐的母亲听了这话,还当成了赞美。    于是道:“哎呀,话可不能这么说。我家女儿挣的可是辛苦钱,那是日夜颠倒,总熬夜呢。”    水姐母亲说的是实话。    她知道女儿的工作都是在网上进行的。    晚上是工作的高峰。    但是听在外人的耳朵里。    误会的就更深了。    于是女摊主话里面嘲弄的意味更浓:“呵呵,那可真是日夜cao劳啊。不过辛苦什么啊?女人往床上面一躺不就行了?这钱挣的又轻松,又舒服呢。”    水姐母亲只是反应得有些迟钝。    但又不是傻。    马上就听出了这不是一句好话。    当时就翻了脸。    “你什么意思啊?”    “我什么意思?我什么意思你不明白么?自己养了一个那么有辱家风的女儿,你还觉得很得意是么?真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那样的脏钱,给我们家我们都不要!呸!我看啊,女儿不正经,那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你们这当父母的也不是什么好鸟!”    女摊主还狠狠地往地上吐了一口口水。    表示自己心中的鄙视。    水姐母亲急了。    直接把手里的一把韭菜扔到了女摊主的脸上。    “你说谁呢?谁女儿有辱家风了?”    女摊主呵呵冷笑:“说谁呢?说别人对得起你么!就是你们家的那个姑娘!怪不得人家老韩家不要呢,原来是一个破鞋!”    ……    女摊主有这么大的怨气也是有理由的。    原来她也有一个女儿。    在本地的一家公司里面工作。    之前听说水姐是靠给人家有钱老板当情妇发了财。    女摊主在外面牵扯的时候,虽然说是显得很鄙视。    但心里面,其实是很羡慕的。    这可是一个生财之道啊。    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