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节  (第1/2页)
    宰相笑了笑:“就是带着一个八岁男童的那位。”    皇宫里别的不稀奇,男孩肯定稀奇。    尤其是在朕一个儿子都生不出来的情况下。    褚贵妃冷着脸不作声。    宰相又说:“孩子都八岁了,若再声称他是没入掖庭的罪臣遗子,保不准哪天就被拖去净身充作宦官,届时只怕贵妃也保不住他了吧。”    褚贵妃终于变了脸色。    朕懂了。    后宫里有个宫女养了个孩子。    褚贵妃保着他们,对外声称孩子是宫女被罚没为奴之前跟别人怀的,那么实际上就不是进宫前跟别人怀的。    不是进宫前怀的,那肯定是和宫里的某个男人生的。    一个宫女在皇宫里和某个男人生了个孩子,那除了朕还能是谁呀!    这不就是静静她母上在家看了无数遍、每次都看得哭唧唧还跟着唱的越剧《宫墙柳》的情节吗!    宰相送给朕的这份大大的惊喜果然是超惊喜!    朕平白捡了个儿子!    朕不用为了生儿子和后宫三千佳丽们困觉了!    朕想冲上去给宰相一个大大的涌抱!    不不不,朕并不能给宰相一个大大的涌抱。    那就真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拿错穿一条裤子的关系了。    朕既不想和三千佳丽们困觉。    也不想和宰相困觉。    朕只想和皇……    算了朕还是静静地自己一个人困觉吧。    朱氏和她的孩子很快就被带到朕面前。    朕仔细瞧了瞧这个空降白捡的儿子。    他长得似乎有那么点像朕,似乎又不那么像朕。    朕又瞧了瞧他的母亲朱氏。    前面朕说过,朕很不愿意记得朕从前和妃子们私底下这样这样那样那样的细节。    朕把这些细节选择性地遗忘了。    这个朱氏,就属于遗忘得特别彻底的那种。    朕连她这个人都没印象了。    朕御驾亲临的消息传开,冷宫的妃子们纷纷出来见驾。    其中不乏惊喜交加眼泪汪汪想扑过来抱朕大腿的。    朕看着那些眼泪汪汪的脸,发现好多都没印象了。    朕愈发觉得自己渣到姥姥家了。    朱氏说她原本只是一名粗使宫女,侍于西阁,伺候朕更衣而得幸。    西阁并不是西边的阁楼,而是对建在房屋西侧的厕所的一种委婉雅称。    更衣前面也说过了,就是上厕所。    朕脑补了一下朱氏被朕临幸的这个场景。    顿时觉得无法直视。    幸好朕完全不记得了。    ☆、第十一章    朕在冷宫里找回了一个八岁的皇子,这事无异于平地扔下一颗炸弹,不仅后宫天翻地覆,前朝也炸了。    朕有儿子,而且是个已经长大、身体强健的孩子,再立陇西王为皇储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那些站队站了皇叔、一个劲儿替他说好话的大臣们就很尴尬了。    这些人心有不甘,暗搓搓地跑过来试探皇子,发现他虽然长在掖庭冷宫,但在褚贵妃的教导下早已识文断字,而且聪明伶俐,新文默读两三遍便可记诵,智商简直不像朕生出来的孩子。    这么觉得的肯定不止朕一个。    所以免不了有人质疑他的身份。    起居舍人去查档,发现朕确实在八年前的中元节祭祀夜宴后临幸过朱氏,与皇子的出生日期一致。    朱氏从有孕到产子,一直是褚贵妃在旁照顾。    褚贵妃虽然被贬为嫔打入冷宫,毕竟曾经是贵妃,后宫活着的妃嫔里地位最高的人。    她作为见证人当然是可信的。    中元节就是七月十五,俗称鬼节。    古人在这一天也会祭祀拜祖宗,有许多禁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