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节 (第2/3页)
到这话,锦绣没有去见母亲颜若书,当即随管家往前院而去。 到了前院,还未进厅堂,就有丫鬟们端着饭菜来往于门里门外。 锦绣抬步进去,就看见外祖父果然在厅堂之中,而杨若却是坐在了首席之上,锦绣当下明白,外祖父应该是都知道了,知道杨若其实是大荣公主一事。 “外祖父。” 听见锦绣的声音,丞相颜如海当即看了过来,招手示意锦绣进来。 只是一顿饭下来,都是各自默然无话,三人都没有多说,但是丞相颜如海知道,锦绣确实知道杨若的身份,不若如此,就不会什么都没有问及。 似乎是杨若和外祖父达成了某些共识,一场的晚膳之后,杨若先行离开,倒是锦绣,被丞相颜如海唤至书房。 才进书房,一阵的沉默之后,锦绣听到了外祖父带着沉思和思忖的口气说出的话:“大荣公主之事,太皇太后可曾知晓?” 锦绣一怔,想了想,算来,杨若并没有十分准确地告诉她太皇太后是否知晓,不过,若是太皇太后知晓,只怕是不会容忍皇晟樊的存在的,还是一个与皇家一点血脉都无关之人,成为淮王。 “太皇太后应当是不知晓此事的。” 颜如海颌首,似乎是沉吟想着什么,锦绣就见下一刻外祖父认真地道:“锦绣,依着外祖父看来,此事,或许可以让太皇太后知晓,若是这样,太皇太后定然会相帮。” 锦绣却摇了摇头:“外祖父,如今淮王势力已然雄厚,一旦逼急,只怕会促起反叛之心更甚,此事,应当从长计议,为今之计,且先等!” 她要的,是以静制动,让皇晟樊先动,最后一举击之! 第一百九十四章 秦湘容大婚 锦绣话语里的笃定让颜如海心里放心,最后还是认同了锦绣的话:“既是如此,倒是日后寻机会再说吧,只是到底一国公主不能正名……哎。” 听到外祖父这话,锦绣当然知道外祖父颜如海这话里没有说完的意思,只是,在大荣眼下这样的皇室之中,只怕晚些承认自己的公主身份,才是最为你明智的。 “外祖父不必担心,阿若也有她自己的想法。” 颜如海又是叹了口气:“也罢,也罢。” …… 第二日,皇帝终于能强撑着虚弱的龙体继续早朝群臣之会了。 群臣们欢喜之余,却是皇帝在早朝之上,很是平淡地说出了李太医暴毙在自家府宅的事情。 一时间,群臣惊动,尤其是之后,皇帝直接让去往李府验查的仵作将李太医的身中毒症之事,详细地在朝堂之上细说完毕,群臣们不免从中察觉到了不对劲,一时间,人心惶惶。 事后,锦绣听闻早朝回来的外祖父颜如海说及此事,心里明白皇帝这番作为,不啻于带有警戒的意味。 只不过,这些在锦绣看来,皇帝不过就是徒劳,根本没有多大的用处。 倒是锦绣后来听闻,昨日,自打她和外祖父回了相府之后,赵太后又去了乾清宫,而后居然没有半点的要宣召她的意思。 如此看来,锦绣觉得,或许皇帝和赵太后这两人之间的母子之情,已经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了。 隔阂只怕已经开始产生了。 换做任何一人,想到自己深中慢毒,而母后还一无所查,甚至还重用那人,居然还没有发觉那日的居心叵测,换谁只怕都会在事后好好想想的。 尤其身处皇帝那样的位置,常年对皇位的欲望,也滋生出深深的猜疑,尽管那人是自己的亲人,然而,皇室之中,又真正会有多少的亲情可言。 前世的自己,皇晟樊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 锦绣目光重新落在手里的书信之上,但见上面,字迹洋洋洒洒,苍劲有力,落款处的“睿恒”二字,锦绣的眼里微微现出一丝复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