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节  (第1/2页)
    贺兰氏天天打着探望李令月的名头进宫陪伴李治,言行大胆,行事放纵,当着武皇后的面也敢向李治眉眼传情。    宫中诸人和常常往来宫廷的公主、命妇们,要么畏惧武皇后,不敢提醒贺兰氏;要么憎恶武皇后,等着看武家人的笑话;要么摇摆不定,决定先冷眼旁观。所有人都默契地保持沉默,权当看不见贺兰氏的种种勾引举动。    武皇后似乎对jiejie的女儿格外宽容,不仅不生气,还笑对旁人说,贺兰氏娇弱可怜,是她的“宝贝小心肝”。    贺兰氏以为武皇后年老色衰,不是自己的对手,胆子越来越大。上个月她竟然借口喝多了酒,直接睡在李治的床榻上。    蓬莱宫的宦者、女官们吓得面如土色,听到魏国夫人的笑声就头疼。    裴英娘不想惹祸上身,一直下意识和贺兰氏保持距离。多次婉拒李令月带她出宫游玩的邀请,也是为了避开贺兰氏。    李令月笑着揪揪裴英娘的脸颊,“你真是越来越懒了。”    裴英娘笑了笑,也不反驳。    李治单独留下太子李弘说话,李贤、李显和李旦送武皇后回寝殿。    武皇后本身就不是温柔和顺的性子,临朝听政后,性情愈加刚硬威严,儿子们对她敬畏多于孺慕,母子几人一路沉默,唯有衣裙拂过栏杆的簌簌声响。    李显仗着自己年纪小,大着胆子道:“阿娘是想把裴十七许配给武家表兄吗?”    李旦愣了一下,双手不自觉握拳。    武皇后浅笑一声,“小十七还小呢。”    说完这句,转身走进内殿。    像是否认,又像是没有否认。    李显急得抓耳挠腮,“阿娘什么意思?”    李贤凤眼斜挑,瞥一眼李显,“现在是武家兄弟娶妇,又不是你娶亲,你着急上火做什么?”    李显小声嘀咕:“我觉得肯定是裴十七,不然阿娘为什么要对她那么好?你说是吧,阿弟?”    他转头找李旦寻求支持,结果只看到一道匆匆离去的背影。    李显一脸茫然:“走得那么快干什么……”    裴英娘回到东阁,取下发间的簪环首饰,绵密的长发拢成一个圆髻,簪一根灵芝碧玉簪子,换上一身半新不旧的葡萄锦圆领胡服,脚蹬一双鹿皮长靴,兴冲冲踏出正堂。    半夏和忍冬跟在她身后,两人也都换了一身轻便的装束。    刚走了没几步,迎面只见李旦从廊檐那头匆匆走来,眉头轻皱,神情淡然,看不出喜怒。    作者有话要说:    另,太平公主小时候不是正式出家,不用穿道装,仍旧住在宫里。    唐朝的女道士很自由,吃喝玩乐一样不少,看上哪家俊俏小郎君,可以还俗嫁人。    第18章    “王兄。”裴英娘煞住脚步。    李旦像是有急事在身,脚步微微一滞,匆匆打量她一眼:“去哪儿?”    裴英娘乖乖应答:“安平观。”    但凡去安平观视察工巧奴们的进度,她都会换上胡服男装——圆领袍更耐脏。    李旦点点头,走出好几步后,忽然回头,“路上有人护送吗?”    裴英娘已经走出很远,听到背后李旦说话的声音,连忙转身,“王兄?”    李旦看着她稚嫩的面孔,圆圆的脸颊,圆圆的眼睛,眼瞳清澈水灵,眉心点了一点朱砂,望去机灵又乖巧,像是从来没有受过任何磨难,所以如此干净天真,惹人怜爱。    但他仍旧记得那个在裴拾遗的剑下瑟瑟发抖的小可怜。    阿娘贪恋权势,早就盘算着要通过联姻提高武氏家族的地位,小十七真的是阿娘拉拢武氏兄弟的棋子吗?    她还这样小……    李旦半天不说话,裴英娘走近几步,试探着轻声喊他:“王兄?”    李旦眼帘微抬,“路上小心,莫要贪玩。”    裴英娘一一应下,等了一会儿,见他没别的话嘱咐,才转身离开。    李旦沉默着回到自己的寝殿。    冯德谄笑道:“大王放心,安平观是宫里的道观,外人根本进不来。而且圣人疼惜公主,让千牛备身给公主做护卫呢!”    李旦眉峰一挑:“哪个千牛备身?”    冯德回道:“执失大郎。”    执失云渐的祖父执失思力曾是突厥酋长,归降唐朝后,四处征战,戎马半生,为大唐扩充版图立下汗马功劳,是初唐最有名的异族名将。    执失云渐肖其祖父,武艺高强,很得李治的信任。    李旦认得执失云渐,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执失云渐和薛绍交情很好。    不必猜,一定是李令月特意找李治求来执失云渐给裴英娘当护卫,好方便她打听薛绍的消息。    执失云渐是千牛备身,安国公府的继承人,阿父最亲近的侍卫亲军,阿父怎么会大材小用,让他去保护小十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