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妾翻身宝典_第1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5节 (第2/3页)

听圣旨一下,脸色就猛然变了,他又不傻,皇上不许皇后进书房,能是为了什么?难不成今日就是主要针对自己?!他惊骇之下,四处打量,与李太师的目光碰撞到了一起,李太师满头大汗,就连朝服的后背之处都洇湿了,可见,此事事关重大。

    百里九那又是怎样的狡猾心性,审时度势,就立即也参透了其中猫腻。

    屋子里顿时比屋外还要沉闷,而且角落处搁置的冰盆所散发出来的凉意不由自主地令人心中生寒。

    屋外响起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御林军已经将御书房团团包围了起来,水泄不通。

    猛然一道闪电撕裂阴沉的天空,继而雷鸣声起,震得大地好像都颤抖起来。

    皇上原本就不怒自威,如今坐在龙案之后,面沉如水,浑身散发出凌冽而磅礴的气势,更是令人感到犹如泰山压顶,不敢仰视。

    他缓缓地扫过书房里的众人,竟然当先开口对诺雅道:“舟车劳顿,多有辛苦,你到朕旁边搬个椅子坐吧。”

    众人全都不解何意,皇上为何对她竟然这样优待。百里九却心思一转,就立即明白了皇上的用意,对诺雅微不可见地点点头。

    诺雅略一沉吟,其实也隐约猜度出了几分皇上的心思。谢过皇恩,走到距离皇上三尺之处站定,恭敬道:“诺雅不累,站着就好。”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诺雅提起了十二分的警戒。

    皇上这才缓缓地扫过众人的脸,对三皇子道:“卿修,将你手中的供状交给太子看看。”

    三皇子上前,将手里一分奏折递交给太子,然后后退几步,离了太子数步远,百里九不动声色地靠过去,站在太子身后三尺之处。

    太子狐疑地接在手里,打开来看,面色顿时大变,愤而将奏章“啪”的一声合拢,怒斥道:“胡说八道,栽赃陷害!”

    皇上抬手将案首的几封信拿起来,丢到太子跟前的地上,冷冷地道:“你自己看吧。”

    太子浑身压抑着怒火,将地上的的书信捡起来,拆开封口,取出信笺后展开,也只是瞄了一眼,就恨恨地丢在地上,指着三皇子的鼻子就开骂:“早就知道你觊觎我这太子之位已久,今日终于出手了。你从哪里伪造了这许多的书信诬赖我?

    “卿勋,这些信件与状纸都是卿修与大理寺,刑部几位大人联手审理出来的,怎么,难不成是冤枉了你?”

    楚卿勋是太子的名讳,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磕头道:“这些书信都是凭空捏造,孩儿从来都没有与这广府知府打过交道,更没有做过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还请父皇明察秋毫。”

    原来,果真是邯郸一案的幕后之人,调查到了太子的头上。若是负责调查此案的只是三皇子一人,可信度还有待商榷,可是如今乃是皇上极为信任的几位肱骨之臣联手,而且封锁了消息,禁锢了人身自由,也怪不得皇上会直接大动肝火。

    “你说你不识得广府知府,可是为何户部调查案卷,这游道举当年并非科考录取,乃是你大楚一十七年亲自举荐的呢?”

    “亲自举荐?”太子犹自不信,转头看看老太师,李太师低垂着头,暗地向着他瞟了一眼,偷偷比划了一个手势。太子心里就凉了半截。

    可能,这游知府果真是自己举荐的也不一定。

    顿时他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不知如何辩驳才是。

    皇上将他的一言一行全都看在眼里,忍不住心里一沉,仅剩的一点希望尽数化为泡影。

    此事,在场的许多人都是心知肚明,可能也就皇上被蒙在鼓里罢了。太子平素里为了扩张自己在朝中的势力,暗地做过不少买官卖官的勾当,不论才华学识,更不看人品,只要银两到位,又心甘情愿地效忠于自己,他就会想方设法地保举入朝为官,此类交易不胜枚举。而时日久了,他自己究竟举荐过何人,又姓甚名谁,他自己都识不清了。

    “信上面的印章,还有你的亲笔手书难不成也有假?难道父皇连这点都辨识不了?”皇上厉声责问道。

    太子有些瞠目结舌,支支吾吾道:“印章与署名的确是孩儿的,但是这书信并非孩儿亲笔所写。”

    “那你的意思就是说,这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了?”

    太子斩钉截铁地点头:“孩儿断然不会做出这样大逆不道之亊,还请父皇详察,还孩儿一个公道。”

    一旁的三皇子也立即翻身拜倒在地,诚惶诚恐地道:“孩儿也不希望此事是真,只是不敢欺瞒父皇,所以才不得已上报,绝无一丝一毫有诬陷长兄的不轨心思。”

    他这样一说,其他几位钦差大臣也立即拜倒在地:“皇上明察,那书信泛黄,可见绝非是临时造假。我等也都可以为三皇子作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