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_第170章 西进永宁,闻讯逃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西进永宁,闻讯逃散 (第2/3页)

这些日子,他也是高兴,毕竟一跃成为李璟麾下第五号人物,说不开心也是哄骗别人罢了。

    “此番多亏了茂恩兄,啊,不,麾下多亏李副将提携,才有今日啊!”陈达也算另一类实现飞黄腾达的转变了,打心底里对李璟伸出一股认同感来,更别提一直对他照顾有加的李瑁了,哪怕眼下李瑁派他送死,估计他也不会多想了。

    李瑁此刻心中满足,见他自称麾下,足见已然归心,更是高兴,不过嘴上仍旧说着气话,“靖安兄,你我结交一场,兄弟相称,区区职务,何必介怀,只需跟在主公身侧,建功立业,他日封侯拜相,并无不可啊!”

    陈达不同于其他狡诈文人,心中还有股子血性在,加上熟读史书,君君臣臣那一套早就牢记在心,加上家中父老不时耳提面命,他自然就生不出别的心思来了,“自然,陈某虽无甚大本事,但为人李副将你也知晓,一日为主,终身为主,承蒙不弃,跟随左右,此生无憾也!”

    “如此你我兄弟联手,何处去不得?!”李瑁高声说了一句,更是欣喜,不过套之余,懂得他心中所想,索性直言开口,“靖安兄,军中不同旁地,你又与我深交,日后少不得携手同进,一通好生为主公效命。”

    说了这句,算是结束套,直接步入正题道,“不过眼下,主公命我等西进攻取永宁,而今朝廷兵马已无多少驻扎,若星夜西进,必定一举建功,故而我欲分兵各路,同时攻打各州各县,你看如何?!”

    陈达只思考片刻,却是摇了摇头,打马并肩齐身,这才将心中所想说出,“将军,前番攻破官军大阵,俘获无算,其中俘虏所言,乃是秦兵自神木而来。隶属临洮总兵官曹文诏麾下,我久在河曲,前番流贼破城。晋地官军莫不敢战,只有此人敢以孤军而来。星夜平定。

    贼寇无不畏惧其名声,远远瞧见其部渡过黄河追击,就闻讯远遁,无人胆敢交战,可见其麾下必有精兵良将,我部虽上阵见血,但毕竟不是百战精锐,若是仓促被其侧击。则势必难以保全自身,当日我曾登城墙,远远瞧见其部多为骑军,可日行千里,此在平阳府石楼县剿贼,若是永宁有危,其必来救,如何能战?!”

    不得不说,陈达还算是有两把刷子的,不然李瑁也不会冒大不韪。举荐一个战功不足以服众的人来做参将,故而也十分尊重他的意见,此刻听他说完。思量片刻,这才沉声道,“我正是心忧这部官军北上,故而欲趁其不曾北上,便攻取各县,依托城池防备,不然如何是他对手?!”

    李瑁对自家麾下的战斗力从不高估,在他看来,虽然日夜cao练。但是转战千里不提,军心疲惫之下。原有几分战力也发挥不出来,现在无非凭仗自家火炮弓弩之利。还能打打官军缺乏战备的军户兵,但要是与曹文诏作战,恐怕主公麾下,无一人敢打包票说能打。

    “将军所虑虽成,但主公此次无非发炮二十门于我等,且无难以运输的大将军炮,尽是些虎蹲炮,射程又近,与官军装备恐怕差不离,若再分兵,恐怕各路皆不占什么优势,还不如集中一处,我观临县,正处其中关键,我前番以磨盘山区突入岚县,在其中走了一日,端的凶险。”

    陈达好生言语,只为全军谋划,“再者永宁一州,毕竟地处秦晋交汇,重兵云集,我观其不下数千能战之兵,官军若闻后路被断,则势必全军而来,若主公大军在此,自然无惧,可我等只有偏师一路,何不稳扎稳打,先取临县,兴县为根本,屯兵磨盘山区,坐拥地利,若官军来攻,则以山区坚持,拖其骑军,抵消战力,无论周旋皆握有主动,如何?!”

    “可如今咱们三千五百兵马,若兵锋直指一处,又有空缺浪费之嫌,我观兴县在北,亦无朝廷大军驻扎,我临行前,主公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