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节  (第3/3页)
。”    这个时代的制度与西汉相似,公主等同诸侯王,生的女儿都是翁主,太后是天家地位最高的女人,需管理天家内务。    丁太后出身不高,不涉政,不掌权,更不干涉天家子孙们的婚嫁,时间久了,旁人便想不起来这件事了。    崔莘海也是如此,觉得清河公主并非丁太后所生,许清源又在长公主兵变时冷眼旁观,所以想着丁太后才不会管他们的闲事,进而逼迫许清源嫁女,用极丰厚的嫁妆贴补崔家的窟窿。    “翁主的婚事,可不是父母能做主的,需要请示太后娘娘。”    政客的思维是冰冷的,从来不把人情温暖考虑进去。    丁太后不是政客,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受过苦难,更加珍惜眼下生活的老太太。    程彦道:“还有十几日,便是外祖母的生日,我想带jiejie一同去贺寿,不知姨丈意下如何?”    许清源上下打量着程彦。    过了许久,他轻轻点头,声音清朗:“若你能帮裳儿躲过此次无妄之灾,他日你若有难,我必出兵相助。”    程彦面上一红,道:“好说,好说。”    她这个姨丈果然是人精,知道jiejie是“无妄之灾”——若非她小瞧了崔莘海,哪里生出这些事情来?    不过姨丈终归是个厚道人,不但没有责备她,甚至还许了她出兵相助。    程彦眸光轻闪,心中又有另一番计较。    公主与诸侯王无召不得离开封地,临近丁太后生辰,只有程彦与许裳带着厚厚贺礼前往华京。    此时的华京城,正在为丁太后的寿辰忙碌着。    李承瑛自殿外走进来,看丁太后正在看皮影戏,便笑着道:“来来回回都是这几出,不是‘墙头马上遥相顾’,便是‘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祖母也不嫌腻得慌。”    “下面的人新孝敬了我一个戏班子,编了几出新戏,我本想着祖母大寿的时候再献于祖母,如今瞧着,还是现在便献上来,以解祖母烦闷。”    丁太后笑道:“你这猴儿,就知道玩,如今封了王,还跟以前一样。”    话虽这样说,却没有责备李承瑛的意思。    小内侍宣戏班进殿,丁太后跟着戏中人物抹起了泪。    丁太后道:“这个前朝的翁主,也太惨了些,好歹是天家之后,怎能被当地豪强这般欺辱?到底是前朝软弱,连自家的孩子都护不住。”    李承瑛遣退殿中伺候的人,正色道:“祖母,这可不是前朝的事。”    这是照着许裳的事情改编的。    程彦火急火燎让他找了人,务必在丁太后寿辰之前演上。    若非他平日里游手好闲,看戏听曲儿,还真不一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编演一出戏。    李承瑛把许裳的事情说与丁太后听。    当然,隐去了许清源养府兵的事情,只说崔元朗贪花好色,自己屋子里一大群尚不知足,又看中了许裳花容月貌,逼迫许清源嫁女。    李泓因早年许清源没有出兵相助耿耿于怀,崔元朗的叔父又是太子太傅,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丁太后气道:“这还得了?这天下究竟是姓李还是姓崔?传我的懿旨,就说裳丫头的婚事只有我说了算,你父皇说话都不中用。至于崔元朗,叫崔家好生管教,莫再丢人现眼!”    “若再发生这种事情,莫说崔莘海是太傅,就算三公全是崔家人,我也要打断崔元朗的狗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