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7节  (第2/2页)
妩就这么撒手人寰,只留他一个忍一夜白头,曾经说好的白头偕老,最终只剩他一个人独活。    之后的岁月,成了一出沉默的哑剧。    萧锦琛看着梦里的他杀了很多人,惩罚了许多牵连者,看着他直接关了慈和宫,公主送去凌雅柔宫里,皇弟们他亲自教。    然后,就是那一封藏在御书房的遗诏。    萧锦琛冷笑:这就舒坦了吗?    其实并没有,梦里的他不过是按部就班安排后事而已。    他把自己能做的事都做完,把想到的都安排好,在皇太弟二十岁那一年,独自一人攀登凌云山。    萧锦琛看着他披着一头白发,踽踽独行,蹒跚来到凌云山顶时,竟也是异常的震撼。    他隐约猜到了他为何而来。    就因如此,萧锦琛心里越发的煎熬,他希望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可当他看到满头白发的自己踏入凌云殿时,一颗心还是沉了下来。    萧锦琛从来不信神,可万念俱灰时,却打破了自己的所有坚持。    他还是来求神拜佛。    萧锦琛跟随他进入大殿,此时是寒冬腊月时,亦是新一年初雪。    白发苍苍的他孤独跪在空寂的大殿里,对着神像喃喃自语。    萧锦琛听不到他在说什么。    只是那种寂寥和孤独,啃食着他的心房,他眼前的墨色,也映衬着梦里人的内心。    自她走后,天地皆苍茫。    萧锦琛看着他似乎把心里事都说完,然后便开始磕头行礼。    他做这一切的时候,都有着从未有过的虔诚。    一个头、两个头,萧锦琛沉默看着,跟着梦里的他一起磕,最终磕到九十九之数,磕到了眼前一片昏黄。    就在头晕    目眩之时,他听到自己苍凉的声音响起。    “天神在上,我萧锦琛一生不求人,也从未有过虔诚信仰,现在却跪在天地之间,祈求苍天降我一个心愿。”    “我萧锦琛为先帝嫡长子,十岁立为太子,二十继位,成为大齐皇帝,年轻力壮之十二年间,为国尽心尽力,夙兴夜寐,殚精竭虑,未尝有一丝懈怠。大齐行至今日,已繁荣鼎盛,有朕之年,朕鼎力而为,无朕之年,也全凭后来人评说。”    梦中人继续道:“作为皇帝,朕无愧于心,无愧先祖,无愧天下苍生,亦无愧苍天。”    确实,哪怕萧锦琛自己,也敢如此掷地有声。    一阵冷风拂过,吹动了苍松上的浮雪,浮雪纷纷而落,在殿外的积雪中落下一个又一个印迹。    梦中人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度:“我不求再世为皇,不求来生高官厚禄,也不求下一世富甲天下。我只求我的妻子,来生可以福寿绵长,平安喜乐,潇洒一生。”    他话音刚落,一阵钟声从远处传来,震彻宇内,响彻四海八荒。    梦中人缓缓闭上双眼。    而此刻的萧锦琛,却仿佛被一只巨大的手攥着,把他从梦中白发苍苍的萧锦琛身上剥离开来。    萧锦琛漂浮在虚空之中,他看着天地之间的苍茫大雪,心里却有着不一样的感悟。    今生的舒清妩,确实算得上是平安喜乐。    这一瞬间,萧锦琛想明白很多事。    他回忆起今生的那个初遇,当时舒清妩也是坐在如意阁的床榻上,用那一双醉意朦胧的眼睛看着自己。    当时那双眼眸里,对他是否有恨?又是否有怨?    萧锦琛看不透,也评判不出来,但是他可以肯定,当时舒清妩的那句话,给了他心中所有疑惑最肯定的答案。    当时的舒清妩说:“我以为,陛下不会来了。”    她一直等不到的,每次醒来都不在身边的皇帝陛下,在舒清妩心里,似乎真的不会来了。    当时的她是她,可他却不是他。    隆庆元年冬日的那初次落雪,不是她突然改变脾性要当浮一大白的理由,前世里永远等不来的夫君,委屈而憋闷的一生才是。    萧锦琛心中憋闷至极,喉咙犹似火烧。    这时,天地间有一道空灵声,在他耳边响彻。    “你可明白?”    明白,一切都明白了。    萧锦琛猛地坐起身来,才发现自己回到了乾元宫寝殿内,他身上的寝衣汗涔涔的,整个人如同水中捞出来一般。    贺启苍掀开帐幔,刚要问他陛下如何,却看到他一脸痛苦,张嘴便喷出鲜血。    那一口含在喉咙里的血,烧尽了他所有的理智。    第172章    萧锦琛这一口血吐出去,不仅自己心痛难止,也差点要了贺启苍老命。    看着锦被上斑驳的血迹,贺启苍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