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台行(宫斗)_第1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节 (第4/5页)

是什么好东西!”姬深冷笑着道,“当初逼朕亲政最急的,便是荣昌郡公,自恃为朕之外祖,泣涕交流,在西暖阁中说什么若不亲政,岂合君上之名,又说什么辜负高祖、先帝期盼,他当他真正的打算朕不知道?无非是因为先帝临终前指了蒋、计两个辅佐,却将高家曲家的人都从要职上打发的打发,敲打的敲打,彼此牵制之下,他们也不敢妄动,若还是蒋、计二人主持政事,高家曲家自然只能如从前那样,惟有朕亲政之后,荣昌郡公知朕不喜那两个老贼,必定再选丞相——他是以为朕年少,无人可用之下,他与高节或者有机会呢!”

    “陛下圣明!”聂元生立刻道,“臣下皆有私心,然而所谓医者不自医!宫中贵人私贿于臣,何尝不是私心?然此私心,却是出自爱慕陛下,因此臣不忍打扰陛下,亦不忍贵人们忧心乱神,这才勉强收下,欲待采选结束,再寻机归还,不想,却有人明明私心在上,将区区小事,也来打扰陛下,竟反污臣贪墨!还求陛下明鉴!”

    姬深此刻心中正自郁闷,也懒得给广陵王遮掩,又觉得聂元生这般为他着想,自己却还听了广陵王的话疑心他,实在愧疚,就直言道:“此乃广陵王方才进宫所言,朕本道他不常进宫,此来定然是有事要议,便许了他单独奏对,不想皆是疑你之语,只是他究竟是朕兄长,你念朕之面上,莫要与他计较!”

    聂元生微露讶色,道:“臣听陛下方才询问,便先想可是臣之行为落在诸臣眼里使得陛下误会了臣,但转念又想,虽然娘娘们召见臣都是光明正大之事,但到底是在宫闱之内,此事臣除了起初右昭仪的那颗珠子,甚至未对陛下言过,娘娘们想来也不会大肆宣扬,如今朝中臣子,虽然多有不体恤陛下之处,但想来也无人会做下窥探宫闱之事!这……广陵王素有贤名……”

    他此刻不提广陵王的贤名还好,一提,姬深便是怒气上涌,嘿然道:“他的贤名倒是净用来糊弄朕了!”

    ——广陵王姬熙在诸王里性情最为温驯,凭心而论这位大王实在不是个恶人,虽然自幼深得高太后的偏宠,却没养出跋扈的性情来,反而越发温润如玉,无论世家还是勋贵里头,先帝诸子,却是他的评价最好。

    只是高祖皇帝却不喜他这份温润如玉,认为不是皇室子弟应有的气度,太过柔弱,戎马半生的先帝自也是觉得他太过文秀了些,类似女郎,但高太后因此倒是更加怜惜这个嫡次子,惟恐他被高祖与先帝伤了心。

    高祖与先帝俱是铁血手腕之人,乱世之中奠定大梁基业,最不耐烦的就是所谓君子风度,天下大定,南北二朝相继定鼎后,治世自须儒生,却是极为推崇广陵王的才情气质的。

    高太后出身世家,欣赏的当然也是更偏向于温润如玉的君子,而不是赳赳武夫——当初嫁与先帝,那也是形势罢了。

    偏生姬深是高祖和先帝先后亲自抚养,固然祖父先父都在意他的文治,但在武功上也没叫他放下,姬深生性贪玩,虽然生得俊秀风流,堪称皇室第一人,但帝王气质却不弱,端起架子时威严肃穆,比起广陵王那无害柔和的如玉光彩,相比起来,自然前者更得高祖与先帝的认可,后者却更叫高太后喜欢了。

    也因此,高太后常对人称赞广陵王——姬深的地位是高祖皇帝亲自所定,连先帝都没能说什么话,旁人要随高太后的口风,自然不能称赞广陵王肖祖之类,也惟有往德行上夸,这么一来二去的,广陵王自然就成了个朝野皆知的贤王。

    偏生,姬深登基之后,贪欢享乐,不思进取,高太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然对他甚是不喜,没少拿广陵王勤奋好学的事情来比他,那时候姬深恰是方十三的少年,才脱了祖父与父亲的拘束,本就不耐烦被高太后逼着读书,再多听了几回广陵王,心里自然跟着将广陵王迁怒上了。

    也因此这些年来,姬深对广陵王一向就淡淡的——至于安平王,他长姬深十年,两个人年纪差距放在那里,自小到大两人见面次数也不多的,自也亲热不起来。

    姬深既对两个同母兄长本就不是十分亲近,甚至还对广陵王有所怨怼,此刻便又想起了三年前之事,嘿然道:“你可还记得,三年前,他替安平王来做说客,险些陷朕于不义之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