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2/3页)
?不必担忧,更不必不安,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孟长宁也回握他的手,“你这般瘦弱,还是我来保护你吧。”她又悄悄摸摸谢锦随的胸口、腹部,笑得有些贱兮兮的感觉,“不过,你现在好像不算瘦弱了……嘿嘿——”    作者有话要说:  故事里没有谁真的纯良,也没有谁真的十恶不赦。    大家都有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前进,一步步努力,也一步步算计。    ——    写成权谋宫斗了?    嗯……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长宁和锦随,反正he,高举官配大旗。    ——    又中暑了……夏天对我太不友好了。    第44章 你可以信我    这日谢锦随同李耀江一道出去聚会, 孟长宁一个人在家也是闲着, 便想着出去逛逛,给家里的人买些礼物。    孟长宁带着长正出了门,孟长宁第三十二次拿着手里的东西问长正,东西怎么样?长正第三十二次傻笑着回答很好。    孟长宁看着他叹气一声,百般无奈地放下东西。长青啊,你快回来吧, 你哥……实在是榆木脑袋!也不知道以后怎么娶媳妇儿。    正当孟长宁负气前行的时候, 突然瞧见路上衣裳破烂的人越来越多,她渐渐停下脚步, 眼神中闪现震惊。周围的人也是面色麻木地打量着这两个人, 衣着算不上华丽可也比他们要好上许多。    长正走过来, 也瞧见了这一幕。眼见着不远处就是西城门,若说东城繁华, 皆是贵族居住场所,那西城便是普通百姓,甚至是贱民奴隶等人的落脚地。    他提高了警惕心, 听孟长宁轻声问道:“西城何时有这么多落魄之人?”    长正摇头, 西城虽然不繁华, 可是多数日子还是能过下去的。    “这是……难民?”孟长宁的声音都在发颤。    长正见周围的人渐渐开始聚集起来, 目露寒芒,护着孟长宁,“夫人,我们快走吧。”    孟长宁也见形势不妙, “走。”    两人互相依靠着,警视着周围的人,小心地退出来。一回到家,孟长宁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周边寂静一片,孟长宁也不点灯,不开窗,一个人闷在房间里,任由思绪乱飞。    自她回来有多久了,已是一年有余。    一年了,孟长宁攥紧了拳头,手掌心的指痕又红又深。她怎么能忘记了这件事。怎么能呢。    明德十八年三月,号称为全国粮仓的罗城因洪灾而导致粮食无收,甚至是出现了大批逃命的难民。    而后来连宋为何会被弃,孟长宁为何会发狂,宁愿一辈子守在边关直到被判死刑才回晋州,一切悲剧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从没有粮食开始的。    粮食,孟长宁指尖发白,她该去哪里弄粮食。若是解决不好这一次的罗城之灾,那连宋求援时的悲剧一定会重演。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孟长宁的心口都在发颤。    “哐——”门突然被打开,孟长宁惊得一颤,猛地回头,只见谢锦随乘着月光进来,“怎么不点灯?”    孟长宁的心跳渐渐平复下来,没有出声,只是平静地看着他去点灯。    谢锦随见孟长宁脸色发白,额上还冒着虚汗,便蹲在她身前,为她擦去薄汗,轻声道:“怎么了?长正说你们出去见到难民回来你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是吓到了吗?”    孟长宁的手脚冰凉,她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她想说这不仅仅是难民的事情。    明德十八年的罗城之灾导致全国粮食短缺,若只是如此,便也罢了,粮库里必然还有往年的旧粮可以支撑。    可是……可是……后来……    姬北城果真如他自己所言,必会卷土重来。明德十九年初,罗城之灾在勉强平息,连宋在安稳了两年之后,又出了大乱。    大庆粮食短缺的问题不知何时传到了姬北城耳中,未过多久,姬北城便以此为契机,攻打连宋。    而这一次姬北城是有备而来。    先是军中有人被策反出卖情报,导致粮仓被毁,连宋又处于大漠之地,本就粮食稀缺,一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