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页 (第2/2页)
所以傅英将整体训练拆解成了一个个的单元。 极限高温、低温,极限体能,极限地形……前面的项目都能在训练基地完成,最后一项则要把人拉出去训练。这也是整个节目的高潮和最大的看点,毕竟野外生存能拍的内容多,观众也喜欢看。 他们所在的这个基地,周围的地形本来就很复杂,非常适合用于这种演练。 整个训练长达三天,嘉宾们除了少量的食品、药品和工具之外,将不会得到任何补给,必须要自己从自然中获取。 不过现在正是秋天,森林出产最丰富的季节,寻找食物并不算难。所以他们还有另外一项任务要完成,那就是搜集藏在森林各处的拼图碎片,得到完整拼图并成功抵达终点。 如果是在两个多月之前,要完成这项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嘉宾们也早就已经脱胎换骨,再加上还可以组队协作,任务虽然略有困难,但肯定都能完成。 第74章 番外·吊桥效应(五) 其实这个项目, 与其说是对嘉宾的考验, 不如说是对节目组的考验。 既要将整个过程拍出来,还要多机位显示细节,寻找看点,对摄制组的要求自然很高。而山林里还不能开车进入, 只能人工搬运各种器械。整个节目组全部出动, 每个嘉宾身后跟着的拍摄组加起来快十个人,才堪堪达成了基本要求。 连导演组也为了方便指挥, 搬到了终点所在的某个山顶平台。 结果天公不作美, 才刚开始没多久,天色就阴沉了下来。好在节目组这边做的准备十分周全,很快就撑起了巨大的折叠伞, 不过这样一来, 嘉宾们的任务难度势必会增加。 在各种复杂的天气情况下,在林子里过夜,对傅英来说只是基本功,但是嘉宾们显然很难适应。傅英想了想,提议在嘉宾们的行进线路上设立休息点, 让他们在那里过夜。 闫霜没有犹豫,就同意了这个方案,并且决定亲自带人去设置休息处。 好在直到他们将所有的休息点设置完,暴雨才姗姗来迟。临时搭起来的活动小屋十分简陋,但胜在干爽,工作人员被堵在这里不能离开, 倒也不怎么着急,三三两两地找地方坐下闲谈。 闫霜坐在门口,一边看天色,一边皱着眉头揉腿。 “又疼了吗?”傅英走到她身边,递了个不锈钢保温杯过来,“这里没有热水袋,将就用一下吧。” 一场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没多久雨收云散,黑沉沉的天空又重新透亮了起来,一行人便立刻抓紧时间往回赶。活动小屋只能住下嘉宾们,而且他们也不愿意留在这里过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