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要我当地主gl_第149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9页 (第1/2页)

    宋玉延没否认,楼杲在第一批白蜡生产出来后,便答应了白粲。

    之前推测蜡园能产上万根蜡烛,那都是基于虫卵的数量来估算的,而当第一批蜡烛生产出来时,楼杲才真切地感觉到宋玉延说“蜡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性”是对的。

    只要有了科学的养殖白蜡虫的方式,那么白蜡产量的提高便不是什么难事,蜡烛的供应便会越来越多,只要价格有所下降,那么便能走进寻常百姓的家中。

    楼杲是个商人,会算这笔账。眼下买得起蜡烛的富户才多少?假设明州有一百户富户,四十文一根蜡烛,他们买一万根,也就四十万钱。而若是有两万根蜡烛,那他们也得用得完才行。

    也就是说,与其继续走高端路线,倒不如加大生产,以优惠的价格卖给寻常老百姓。要知道明州有九成百姓都是小康线及以下的人家,蜡烛的价格不那么高的话,不少百姓就舍得花钱买蜡烛,那么成本降低后,这个基数大了,赚的反而会更多。

    ____

    八月初,“三过山蜡烛铺”开张,同时推出了产自“三过山蜡园”的蜡烛。

    蜡烛有几种,价格最贵的是由头蜡制成的白蜡,这种蜡烛通体雪白,表面处理得很是平滑,这对于什么都要追求质量上乘、外在美观的豪强富户来说,是最佳选择。

    其次是颜色稍微有些发黄的次蜡,这种蜡烛因为外观没那么好,所以比头蜡要便宜一些,可即便是次蜡,它的光亮度也不比头蜡差。

    还有红白喜事专用的廉价蜡烛。

    头两种蜡烛,每根蜡烛下方都会有一个浅浅的印记,印记上用金粉,使得这个印记十分扎眼。而这个印记印着的就是蜡烛铺的名称,算是蜡烛铺的商标和防伪标识。

    最后比较惹年轻男女青睐的是一种装在小竹筒里的蜡烛,经过处理的竹青上还刻着各色各样的花朵、诗句,看起来精致小巧,又充满了雅趣。

    推销这款蜡烛的伙计经过了训练,便将构思出它的背后故事说了出来,大意是这蜡烛是一位穷书生在一次参加元宵灯会时遇到了令他倾心的富家女子,俩人迅速坠入爱河,可是女子家中嫌弃书生穷,故而不愿意他们继续往来。

    后来书生见不到恋爱,只能一边读书,一边干活补贴家用,后来他去蜡烛铺干活,无意中知道恋人家中会定期购买这儿的蜡烛,于是便想出了一条计策,他设计出了这款蜡烛,然后在竹子表面刻上诗书,或者画,让恋人知道他的心意。

    富家女子的家人终归是发现了,他们也被书生的深情所打动,对书生说:“等你考上功名,我便将女儿嫁给你。”

    后来书生努力读书,果真考上功名,最后顺利娶到了心上人,故事皆大欢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