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1页 (第2/2页)
向大燕皇帝递交降书,愿意永为大燕藩臣,年年纳贡,所以两国暂时已休兵。霍牧一边这些情况禀奏朝廷,同时又递上一封奏折,说要带兵转攻西域,令三十六个小国臣服,以此一役,奠定大燕宗主国的地位,并一劳永逸地解除所有边患的威胁。 于是冰轮征询朝臣意见,众臣之中有一部分欲要巴结太后和霍牧之人,自是称赞不已,说是“大将军深谋远虑,一心为国”,又是什么“西域小国众多,时叛时附,皆是墙头草,应当痛击之”,还有人说“大将军是本朝第一良臣猛将,有大将军在,大燕的江山稳如泰山。”一时之间,阿谀拍马之声一片。 王忠心里大怒,正欲说话,含英殿大学士杨琰已出班奏道:“微臣以为,对吐蕃和吐谷浑之战,是必打之仗,对西域小国之战,可以不必。吐谷浑和吐蕃强大,屡次犯我边境,藐我君上,是极大的隐患,而西域小国,本有小半仍在向我朝纳贡,那些没有归附的,无非是从前仗着吐谷浑和吐蕃的势力,现在吐蕃和吐谷浑已向我大燕称臣,树倒猢狲散,他们终有一天会再来亲附我大燕。” 杨琰素有才识,能谋善断,且又稳重可靠,四十岁便已成为内阁中的一员,王忠一向赏识他,听他如此说,甚是欣慰,出班道:“杨大人言之有理,西域小国,不足为虑,可以慢谋。我大燕连年征战,灭番兵,扬国威,声振海内,今后已无人敢捋胡须,正宜罢战息兵,与民休息,若继续征伐西域,到时民力屈,财力竭,后果堪忧。” 霍淞压下心中的恼怒,亦从文官之列走出,先向皇帝和太后施礼,然后皮笑rou不笑的道:“我父亲对大燕一片赤胆忠心,与胡虏交战,每每父子亲自上阵,浴血沙场,短短几年便建奇功,此次他欲征伐西域,为的也是永绝后患,怎么到了首辅大人这里,便成了穷兵黩武了?” 兵部尚书司马护忙出来打圆场:“首辅大人和大将军都是忠臣,国之栋梁,殚精竭虑,全是为着朝廷,只是各在其位,想法不同而已。” 说话之间,柴彪等武将也出来支持王忠,而霍淞的党羽也纷纷陈奏,众人争论越来越激烈,宗煦坐在宝座上,有些不知所措,侧头去看冰轮,冰轮见气氛愈来愈紧张,轻轻咳嗽了一声,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冰轮缓缓道:“大将军带兵深入西疆,踏平吐蕃,征服吐谷浑,为大燕立下了汗马功劳,若能一鼓作气,再取西域,那将是万国来朝,四夷宾服,朝廷没有不允准之理。”看着王忠,又道:“首辅所忧虑的,无非是连年用兵,耗费巨大,国库空虚,但我昨天已就这事问过耿爱卿,他说虽有难处,但户部勉强仍可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