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4页 (第2/2页)
他从未忘记过孟尧生。 这是他的执念,是他半生的光阴,是他长久的爱。 他似乎从未接受过孟尧生离开的事实,从那天之后,他便一直在寻找孟尧生的下落。 一年,两年,五年什么都没有找到,就像是这个人凭空消失了般,半点痕迹都没留下。 他在朝堂上从刑部侍郎时,孟尧生没有下落,升到了刑部尚书时孟尧生还是杳无音信。 应粱栖整个人都在处于崩溃的边缘,可那一方乌木却是他全部的信念,在无数个没有孟尧生 的日子里,拖着应粱栖继续往前走。 典弘十五年时,应粱栖上了战场。 当时边疆情况危急,他也没有心思整日耗在京城,只好把所有的愤懑发泄在战场上。 弘国胜了,应粱栖却不想走,因为他还没有杀够,还没有让弘国的边疆彻底安宁下来。 如同嗜血一般,只有在战场上无尽的厮杀才能让他暂时忘记孟尧生。 后来,弘国宫变,为了大局他只能先行一步,带着吐蕃的捷报和一方贺兰砚秘密赶回京城,救下了典弘帝,典弘帝传位给萧知鹤,而他被封右相,与当年那人一样。 他终于看遍了孟尧生看过的所有风景,却不知还有没有机会与那人说上一二。 如今,他不再是德州城里那个孩子了,在孟尧生离开的这八年里,他是当世无双的文武状元,是刑部尚书,是边疆大将,还是当朝右相。 这几年里,刑部从里到外被他一人把控,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黑夜里,都有一个新的刑罚被他写下。 而边疆的军队更是被他训练的严整有速,是弘国不可多得的精兵。 战场上不要命的厮杀更是让别国惧畏,更有甚者说到,应粱栖所到之处,必定大肆杀伐,寸草不生。 而作为右相的铁血手腕,更是让弘国上下叫苦不堪,苛政猛于虎,整个朝政几乎都把持在他一人手里。 萧知鹤知他如此,却又无可奈何。若不是应粱栖的手段,他是镇不住朝堂上一众人的。 而现在,他又想起孟尧生了。 他尝了口桌上的冷茶,倒不是没人添水,只是冷茶清神,喝一口便能让那梦中反复出现的面容更加清晰。 另一个世界 两个世界的时间轴不同,所以应粱栖熬了八年的时光,于辰昏也就刚过了两年。 这天,正好是大年夜。 他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整个房子里没有开一盏灯,只有电视机在播放春晚,电视上的影像映在于辰昏这一面的背景墙上,好像他也是这背景墙上的一幅肖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