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配成为万人迷[快穿]_第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节 (第3/3页)



    顾嫣却看了昌平侯一眼,纠正他:“他就是最好的。”

    昌平侯:“……”

    这还没嫁呢就护上了?

    *

    为了避免不明真相的民众袒护霍执,朝廷将霍执的一条条罪证全都公布了出来贴在告示栏上,霍执犯下的谋反罪是有很多百姓亲眼目睹的,因此霍执的声望也一落千丈,百姓不懂那么多,只知道现在的皇上很好,他们吃得饱穿得暖,霍执却要造反,那就是个坏的。

    按照夏朝律令,谋反之罪是要诛九族的,但霍执是农家出身,他的其他亲戚好友都只是普通农民而已,天子便网开一面没有牵连甚广,只是将霍执一家处以极刑。

    霍执被行刑那天,顾云兮没有去见他最后一面,甚至连他在牢狱中的时候,她也没有去看他。

    失望到了极致,霍执的心里已经是一片麻木,在行刑台上望着曾经拥护他的百姓对着他指指点点,他不禁有些茫然起来,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是在他逐渐功成名就以后日益增长的野心时吗?

    还是在他娶了顾嫣却冷落她与她的庶妹偷欢时?

    在大刀砍下他的头颅的前一刻,他难以抑制的后悔从心底升了起来,他以寒门出身走到了朝野重臣的高位,有钱有权,还有一个爱他的美貌娇妻,如果他就满足于此,是不是……

    是不是就会有另一种结局?

    *

    昌平侯虽然心里已经同意天子与女儿的这门亲事,表面上却并不急切,摆出了作为长辈的架子,非要再多留女儿几个月再说,宣昭帝也不可能违拗他的意思强行下旨,只好时常出宫来与顾嫣见面顺便刷一刷昌平侯的好感。

    昌平侯倒也不是存心想为难他们,只是现在霍执刚刚倒台,大批官员也被处罚了,朝中正是缺人和需要治理的时候,宣昭帝忙着开科取士都够忙了,成亲这种事总不能忙忙乱乱地就办了。

    那不行,昌平侯觉得他得让女儿风风光光地出嫁。

    不过,在这之前,昌平侯还抽出了时间来处理庶女的事情,在有了这个庶女勾引自家姐夫的前车之鉴在先,哪怕他对宣昭帝的人品很是信任,却也不敢大意,如果就连宣昭帝也被顾云兮给勾搭上了,那嫣嫣可不得伤心坏了?

    昌平侯便派人去调查了一下京中未婚的儿郎,顾云兮曾经与自己的姐夫有过首尾,清白已失,德行也有亏,别说嫁给高门大户做嫡妻了,就是中等人家也不会愿意要她,他便将条件放到了更低,就在新近这一批科考的寒门书生中挑选。

    经过一番考察以后,他便选中了今科录取的探花郎,对方虽与霍执一样同样出身贫寒,但到底还是有世家的底蕴在的,祖上也曾做过官的,门第虽低,前途却很好,为人也温和有礼,很是正派。

    昌平侯便对他很是满意,派了媒人上门说和,探花郎父母早已亡故,婚姻大事也是由他自己做主的,听说昌平侯有意将庶女嫁给他,便倍感荣幸地答应了,与高门侯府结亲的好处自然是数之不尽的。

    *

    在知道父亲已经给她定下了与探花郎的亲事以后,顾云兮心里纵然是不情愿的,但她也知道自从霍执死了以后,她就没有靠山了,她本以为可以靠着霍执扬眉吐气的那一天也不可能有了,反倒是顾嫣不知怎么攀上了高枝儿要进宫做娘娘了。

    这些天,这些消息一个比一个更令她震惊,令她难以接受,她的那股子要和顾嫣争个高低的心气也灰败下来,如果顾嫣只是嫁给那些高门大户,她还有勇气去与她争一争,但她要嫁的那个人却是当今天子,是她怎么仰望都触及不到的存在。

    她心里再多的不甘都没有用处,只能认命,所以她没有表示反对的意见。

    因为探花郎很快就要下放到外地去做县令,所以她的婚事办得很是仓促,为了弥补她,昌平侯给她陪嫁了超出庶女规格的嫁妆,也是表达对于女儿的看重,不让探花郎看轻她的意思。

    但顾云兮却看不到这些,就在坐在花轿里的那一天,她都还在想顾嫣成亲那天的场景一定要比她隆重得多,她要嫁的人也比这个探花郎更加年轻、俊美、尊贵。

    她就是带着这样嫉妒到满心怨气的心情嫁过去的,对于探花郎在京中的宅邸不满意,对于探花郎本人也不满意,他也算是容貌不错的,但和霍执比起来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她看不起探花郎。

    新婚之夜,探花郎连床都没能上去,只能忍气吞声地去了书房,两人的关系一见面就差到了极点。

    新婚第二天,探花郎却还装出一派和气的样子与昌平侯告了别,携着新娶的妻子前往外地赴任。

    起初一年里,探花郎还是有心和她好好过日子的,但顾云兮却将他当成奴仆般使唤轻视,他忍耐不下去了便彻底冷待于她,赌气纳了好几房小妾,夜夜宿在小妾的房间,这样过了几年,哪怕顾云兮已经回心转意想讨好他也并不理会她,顾云兮便这样一日日地憔悴下去,没过几年便因病逝世了。

    *

    三个月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