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要上天_第1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3节 (第3/3页)

是不足为惧。

    这样虔公府就是朝廷都不敢轻易再打的顶级累世公侯。

    那时候朝廷已经打不起仗了,虔公府便是想像居狼国那样立国,也是可以想的了。

    他们想到裴曦会出来抢功,也做了防范,但没想到裴曦下手那么快,竟然把他们咬在嘴里的rou叼走了。

    亲随军两天两夜,连奔六城,连夺六城,其中一座城还是有重兵驻守的!他们打怀城,竟然没死一人。这份谋算,相当可怕。最可怕的是,他们打完怀城,怀城完好无损不说,还又立即聚齐两万战奴整装待发。

    如今的怀城,屯兵三万多,两个门郎将坐镇,后面还有好多靠战功打出来的武侯,要披甲人有披甲人,要战奴有战奴,要能带兵打仗的武侯有武侯。

    曦公他们如果要打虔公府,虔公府的五座封地都他们几个分的。

    虔公当即把达世侯封地的财物清点好,装上车,又从各自的封地调粮草、甲衣、弓箭等战斗物资送到怀城。

    达世侯封地的财物是送来给裴曦的。达世侯的事,他们已经照曦公的吩咐办好,若有不妥,请曦公再行指出。

    粮草、甲衣、弓箭等战斗物资是给严世侯的。此次亲随军出征,损失惨重,这是虔公府的一些心意,还望严世侯不要客气,看看还缺些什么,虽然他们也不太富裕,但想想办法挤一挤,尽量凑齐。

    虔公亲自过来,态度说要有多好就有多好。

    裴三郎原本就没打算找虔公的麻烦,他忙着去看看闵公。如今虔公大出血,态度还挺好,也没了造反的实力。裴三郎当然不会与他为难,痛快地收下虔公送来的达世侯封地的财物,写了封奏报,托严世侯派亲随军送往京城。

    他把队伍理顺,物资都调派到位后,便出发赶往闵地。

    他们出发后,分兵两路,一路由安世侯的嫡子领五百亲随军一万战奴支援安世侯。一路则是由裴三郎和孙大才带着五百骑兵和五百亲随军领一万战奴,从另一个方向打闵公府。

    **************

    严世侯伤亡惨重,但有裴曦和陈武武他们的支援,总算把这口气缓过来。至少,随他出征的兄弟们都有了落着,伤亡者的抚恤金有了,活着这些兄弟们的犒赏也有了。

    战死的那些亲随军空出来的缺,将来会由他们的儿子顶上,刚进亲随军大营没两年才十五六岁刚成亲还没留下儿子的,则由自己的嫡亲兄弟顶上空缺。

    这些都需要由严世侯写战报,呈报给天子,再由天子调派。

    严世侯写好战报,派出二百亲随军,押送曦公托他运到京城的物资和报战,一起送到京城。

    他留守怀城,镇住周边九座城,严冽则继续跟着裴三郎。

    第159章

    严世侯在裴三郎走后便与陈武侯合兵, 发兵风啸城。

    风啸城与啸城一个在烟水山上,一个在烟水山脚,两城遥遥相望, 但因山势险峻,无路相通。它地处烟水山中,四面皆是茫茫大山, 只有烟水城一条路。

    怀公见到大军从怀城方向过来,便知烟水城已经守不住了,带着随从残部在破城前便逃往了风啸城。

    风啸城是座只有万人的小城, 城中的人主要以狩猎为生, 也以擅作弓箭甲衣著称。城不大, 但时常有珍稀野物出售,得钱颇丰,因此很是富庶。

    山中多猛兽,因此城池也修建得颇为坚固,以巨木或石头混筑而成, 攻打起来也是不易。

    严世侯知道裴三郎的主意多,因此在裴三郎离开前,特意请教裴三郎。

    裴三郎先打听过风啸城的人饮食习惯, 又问他们是否种地, 有没有囤粮的习惯。

    风啸城跟烟水城一样,很是潮湿, 粮食易坏, 囤不住。这里气候宜人, 一年四季都有野兽山果,去到山里狩猎便会有收获,不怕找不到食物,最不济,洒下网都能从湖里和溪涧中捞些鱼,故此没有囤粮的习惯。

    裴三郎给出的建议就是:不打,围住,不攻自破。

    严世侯和陈武侯他们到了城墙下,不攻,驻兵于城墙下,有人出城就打,没有人出城就守着,之后,每天都有战奴排成排站在城楼下喊:“风啸城里的人听着,严门郎有令,杀怀公者,赏黄金十两,赏自由身,裳甲衣铜戟。”

    城外的战奴们都恨不得自己在城里。杀了怀公,就能成为披甲人,还能有十两黄金,以后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了,再不是奴隶了。

    城里的战奴们被城外喊得心思浮动,但谁都不敢真去杀怀公。

    怀公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自刎身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