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0节 (第3/3页)
他做的这些事只要不受制止,导致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结束大凤朝延续了九百多年的奴隶制。 他如果在大凤朝境内干这种事,贵族们能把他夷九族。 对于那些贵族来说,他们接受新的耕种方式,但绝对不会把土地分给奴隶耕种。“苦奴不算人”,这是贵族们九百多年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是他们维持自己高高在上身份地位的保障。 显然羽青鸾刚才已经看出来他在干什么了。她是大凤朝的长公主,最大的大奴隶主出身。 第192章 裴三郎对于开荒只有简单的规划, 再就是通过商业为开荒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但现实cao作起来,到底是个什么发展,他其实很没底。 最简单的例子,有租户, 租别人的房子住了几十年,房东过世,房东的亲人继承了遗产,租户不交租也不退房,说这房子他们住了几十年, 是他们的了。也有租户在房子拆迁的时候,找房东索要一半的拆迁赔偿款,原因是他们一家在这里住了二三十年, 有感情了, 房子有他们的一份。 庄子的管事,管庄子久了,都有把庄子当成自己的反过来对他指手划脚的时候。 奴隶们开的荒, 奴隶们种的地, 他们会不会认为把欠的钱粮还上,地就该归他们了?会不会想占地不想交租? 搞投资,看着能赚钱, 结果亏得血本无归是常有的事。 裴三郎决定还是抱紧老婆大腿, 老婆有兵有权有势, 兜得住。 他跟这个世界有代沟, 经常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小打小闹没什么关系,闹大了真会出问题。他老婆是天子手把手教出来的,最知道大凤朝是个什么情况,很多他意识不到的问题,他老婆一眼就能看明白知道怎么解决。 他俩第二天没有立即起程,而是到地里看收成,看村民们是个什么心态。 村民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他原本庄子里的庄奴分出来的,这部分是推行新的耕种方式的主力,由他们教导其他人怎么种。 第二部 分是战奴。有野兽和奴隶贩子,村子需要有一定的自卫能力。那些负伤落下残疾已经没办法再打仗的战奴,安顿到村子里,既可以训练指导村子里的人战斗,搞点家禽养殖也是个糊口营生。 第三部 分就是买来的奴隶,这个是以女奴隶为主,再加上少部分干活卖力的苦奴。女奴隶便宜,她们不太干得了开荒砍树采石头那些重体力活,但采桑养蚕喂鸡养鸭到地里种个庄稼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村子遇到威胁的时候,她们也能拿起武器打架。算是稳定生产的主力。 村子里女多男少,谁都没在意。 村里的人都是奴隶出身,主人怎么安排,怎么听从。不管男女,都有地有粮有牲口有钱赚,登记的时候自己就是户主。如果有相互看对眼,想组建成家庭,没人拦着反对。女方没成亲就怀孕的,自己养得活孩子的,想把孩子留在身边养的,自己养。如果知道孩子生父是谁,想给生父养,或者是想送人,也没有人拦着。 如果男女双方都不想要孩子,现成的人口资源,乐得白捡。 裴三郎在京城的庄子,奴隶们都要干活,没有时间也不会自己教育孩子,他都是集中管理培训,再根据擅长进行职业化训练。打小培养出来的现成人才,比现买的什么都不会的奴隶强得多。 村民是个什么心态能看得出来的。 那种想过好日子勤快上进的,会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尽量添置多一些家具物什,多攒些能换钱的皮毛野物,家禽牲畜会养得多较多,地里的庄稼会精心打理,勤拔草,勤除虫,防水防涝都会注意到,长势会比较好。 懒惰的,住在粪堆里都懒得拿一下铲子把粪清出去,地里的草长得比庄稼茂盛也不见拔。 他们任由草把地里的营养吸收走,还不给施肥,把好端端的肥沃土地硬生生变成杂草丛生的没营养的荒土。 这些土壤是新开辟出来的腐植土壤,本身的肥力就很足的,生生地拿来养草给他糟蹋了。 村民们虽然分了地,但是地主是他,他们的身契还在他这里。 裴三郎才不惯着这些人,他们现在活命吃的粮食还是他通过豪商从大凤朝各种千里迢迢运来的,每一担粮的背后都是高昂的运输费用,还有豪商们从各处收粮赚取到的倒手费用。这些全都是高价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