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1节 (第2/3页)
伐出来,修路工要修出一条足够宽敞的商道,以保持商队运输畅通。 来往的商队多,经常会出现两支商队错身而过的情况,商道如果修窄了会堵,修的是双行道。 交通是首要的,开路的伐木工跟开驿站和开田地的伐木工不是同一批,他们要先开通到鸾城的路,沿途的村子和驿站再由其它人慢慢开。 到鸾城的路已经修通了,驿站也都修好了。 裴三郎遇到的是在村子里开垦田地的开荒队。 他知道开荒苦,但见到他们开荒才知道有多苦。 这种积年的深山老林子,砍倒树木运走都是轻松的。 砍出来的林子里真是……什么都有。 千百万年积累下来的腐木落叶层,很厚,枯叶烂叶铲起来特别费劲,里面还有很多埋在地下的死掉的烂树木,又湿又沉,陷在泥里面,根本拉不动,得拿斧头劈开再运走。 埋在地下的烂木头里面让生活在地下的动物做了窝,挖出成窝的蛇和老鼠很是稀松平常。 挖出来的森蚺那么大的大蟒蛇拿来炖了吃rou,剩下的蛇皮,仅裴三郎看到的都有十几张。 地里还有很多石头,那种很大的,需要用大铜锤砸烂了运到旁边铺成路或铺围墙,小的石也需要捡出来,不然挖地的时候容易磕断锄头铲子。 他们把地里那堆积有一百多厚的枯枝烂木头还有石头等清理出来后,还要挖田。 水田不是天生就有的,哪怕是个水洼地,也需要垒田坎,太深的不能当稻田用,得用来蓄水做池塘,池塘也是要有田坎的。为了方便取水、洗衣服洗菜,还得用石头铺成台阶,不然一脚踩上去全是泥,还容易踩滑摔倒在池塘里闹出人命。 稻田,浅水坑得挖到适合栽种的深度,得修整出四四方方的稻田样,方便测量和栽种,还得开渠引水,以保障耕种。 那些地势较高蓄不了水的地方,开垦成旱地。 他推行的是蓄力耕作,哪怕是为了方便驴车拉粪,也得开出条能供驴车行走的道来。修路很苦,但是开好的地,以后种起来能省很多人力,大大的提高耕种面积,以保障粮食生产。这是一本万利的事,得做。 地里,碎石烂木头又是一通清理。它比水田还多一样工程,垒土垅。种稻谷,耕牛梨完地就能插秧。旱地,为了保障蓄水、蓄肥、防涝,要垅成长行,中间还得挖出土沟。 上千苦奴,投入到村子里开地,哪怕是有骡车、独轮车、滑轮等工具运输,那也是很慢,也很辛苦的开荒活计。 这么多人力物力投入进去,千辛万苦开荒出来肥沃土壤,那些奴隶给他荒着养草! 那些奴隶还是参与过开荒的! 裴三郎气得七窍生烟,真心觉得有些人当奴隶翻不了身不是没道理。 很多苦奴不会种地,那都是庄子里出去的庄奴教的,给了地,给了师傅,他们还荒着他的地。一个村子几十亩地荒着,五个村子就是好几百亩,那些地种出来粮食又能养活多少人。那么多人还在吃不起饭饿死的时候,那些奴隶把他的地荒着,想什么呢! 他是来开荒,供着十几万人的吃嚼,这些年攒的金子都投进去了,他拿铜钱给他们铸的铜器,拿给他们耕种。 他没有那么多钱粮也没有那条件拿着这么多的土地去看奴隶自不自觉。 如果因为他想给苦奴们一点翻身的出路,导致粮食产量上不来,一旦供粮不足,封地会乱的,他和羽青鸾的身家性命,包括他俩的孩子都活不了的。 裴三郎果断地断了给苦奴划分耕地。 他现在能耕作的土地有限,浪费不起,他庄园里有好几千庄奴,派到各个庄子绰绰有余。 那些庄奴,他原本是打算留到后面还想搞产业化种植的,可地开荒需要时间,人力和地都浪费不起,就先派出去。之后,再行招聘或者是培养新的庄奴都来得及。 第193章 裴三郎和羽青鸾的就封之路走了九个多月, 从深冬一直走到第二年的秋天,终于快到鸾城了。 八月天,秋老虎最猛的时候, 太阳直晒,地上灰尘滚滚。 在道路一侧, 有一支长长的运送木材的苦奴队伍。 二三十个苦奴运一根木材。他们的身上背着手腕粗的粗麻绳,打着赤脚和赤膊, 衣服缠在腰上。阳光把他们的皮肤晒得发黑,他们额头和身上都布满了汗水, 麻绳把背上的皮都磨破了。 在他们的身后, 被麻绳拉着的,是砍伐下来已经砍去枝桠的大树干。 这些都是开荒砍出来的百年老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