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4节 (第3/4页)
不能推说办不了,只能把难处细细地禀报给羽青鸾和曦公,大家一起想想办法怎么解决吧。 怎么办?拆东墙补西墙呗。 京城里别的不多,公侯府的宅子最多。 原本大凤朝有九百多个公侯,每家都在京城有一套宅子供进京纳贡时安置。如今诸多公侯府已然灰飞烟灭,那宅子都空下了。 当初裴曦盖青鸾长公主府,在京城很是掀起阵盖砖瓦房的风潮,又赶上地震、雪灾塌了房子,许多人家的屋宅都是后来重建的,造的多为砖瓦房。他们用的房梁、柱子都是好材料,拆下来盖神庙绝对没问题。 裴曦把规划图找出来,预留给羽青鸾赏赐的那一片区的好宅子都留下,那些受损严重的待拆迁区的,包括规划区中的危房、荒宅,一个字——拆! 这些待拆的宅子中,礼部和工部的人,看中哪家的砖瓦房梁窗棱子,拆哪家的。 初冬时节,已经开始飘雪。礼部和工部的人却不得半点闲,风风火火地搞起拆房子盖神庙工程。太卜司的人也给羽青鸾挑好举行册封太女的日期,礼服也赶制上了。 裴曦跟羽青鸾是承泰天子亲自赐婚、亲自主婚cao办的婚礼,两人的婚礼的规格之高在大凤朝也是数一数二拔头筹的,直追太子、天子。他俩的婚事办得盛大,夫妻感情又好,礼部的人根本没考虑过等到羽青鸾册封成太女之后,再另选日子为裴曦册封“太子妃”,决定给两人同时册封。 他是大凤朝第一个男太子妃,称呼要改改。南疆王的夫婿称为“王君”,礼部的人便拟了个“太君”的称号。 裴曦上辈子小时候看过最多的剧就是四大名著、香港电影、抗日剧,“太君、巴嘎压路”简直深入骨髓,听到“太君”两个字脑海中就冒出一片画面,坚决要求换一个! 羽青鸾其实并不愿意让裴曦跟她一直处在主从关系上,从礼法上讲,虽然“夫人”与“夫”的身份地位都是一样的,但“夫人”的地位源自于“夫”,是有主从关系在的。 这么些年,她与裴曦更多的是相互扶持,很多时候都是裴曦在身后护着她。她知道裴曦更在意家人,但……她并不愿后世提到裴曦时仅仅是以羽青鸾夫婿的身份,他有自己的事业和建树,也该有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爵位成就。 她在给裴曦拟定称号时,将朝中颇有份量的近臣都召聚来,讲了裴曦的功绩。她说道:“他为南疆、为大凤朝所做的,他所建立的功绩不能因他是我的夫婿而被抹除。夫妻,夫与妻,相互扶持、荣辱一体,但也能有各自的建树功业。大凤朝后世的太女之夫婿,未必甘心潜于后宅片瓦之地,包括太子妃亦可有自己的功业。” 殿中众臣面面相觑。他们下意识地想反对,担心外戚从后宫走到前朝,可又想,以前也没少出外戚从后宫干涉到前朝之事,再想想曦公的建树和神异,确实不能抹杀他的功绩、把他赶去打理后宫的事务。哪怕是以曦公的性子,他在后宫盘得住,现在的大凤朝……再没比他更能挣钱粮的了。京城这片荒地还得由他来开,大家将来封爵的府邸、宅子、乃至现在的薪晌奖金都还得他来张罗。 他到后宫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滋滋润润,跟南疆王……天子大冬天的吃着火锅赏雪看景,他们就该顶着风雪四处给朝廷找钱、找粮了! 很多老臣想起当初朝廷打仗,瑞临太长公主四处给天子找粮的情形,再看看南疆王平定天下,从最南边打到最北边,大家的待遇,齐齐闭嘴。 反对,算了吧,万一曦公不服气,撂挑子不干了,大凤朝这烂摊子谁接得住。不说旁的,神凤山上那些待迁的天子陵都能把他们给压死。 各部尚书还在鸾城,如今京城里最能代表礼法传统的是老太卜。 老太卜向来很识趣,当即点头,“当封!”想想列代祖宗,必须得封曦公。 大家一看有人点头,还是得高望重的老太卜,于是也都跟着点头同意了。 羽青鸾说道:“曦公的功绩,待往后朝中重臣论功行赏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