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5节 (第4/4页)
愿意听他话的人少,有些人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另外同样作为阁老的章万钧心中也庆幸,昨日他在自己妻子和孙女撞了南墙后及时回头,不然但凡他今日敢掺和进这件事情中,他相信天兴帝一定会拿自己开刀。 章家站错了队,不如杨家得圣心,这个时候要是再做错什么,章家的基业可能就要毁于一旦,如今的情况再明白不过,章家走不了天兴帝后妃的路,那么只能试试走走薛皇后的路了。 章万钧下定了决心,要换一条路试试。 “日后再有人提及此事,一律以败坏朕名声之大不敬之罪论处。”天兴帝冷声道。 另一边薛夷光也收到了天兴帝在朝堂上的表现,她温柔地抚摸着自己的腹部,轻声道:“我当初的眼光没有错,你父亲是一个有担当且守诺的人。”在纳妾这个问题上,天兴帝从来都处理的极好,朝堂的上的反对声到不了她这里就已经被天兴帝压了下去,这才是一个男子的担当和对妻子的爱。 第269章 编书 下朝后, 天兴帝直接命宫人将薛夷光的东西全都搬到帝王所在的寝宫紫宸宫中,这个想法天兴帝一直都有,他受不了和妻子分居两个宫殿, 这和分居两地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之前刚刚入主皇宫, 天兴帝也不敢这么快就打这个主意,如今妻子怀孕了,天兴帝更不放心妻子一个人住了,他要守着妻子才行。 其实之前天兴帝有想过要将政务全都搬到凤仪宫中处理,只是凤仪宫到底是内宫,不便接待朝臣, 所以天兴帝才选择让薛夷光来他的紫宸宫。 薛夷光看着收拾东西的颜女官等人, 对着旁边的天兴帝道:“其实不必这么麻烦, 我住在紫宸宫朝臣恐怕又要写折子犯上了, 说我们于理不合了。” “不过是一群爱管闲事的人。”天兴帝握着薛夷光的手,丝毫不将薛夷光所说的那些找他麻烦的朝臣放在眼里,他道:“若这么喜欢说教说礼,朕可以让他们都去边疆,那里最需要懂礼的人,正好可以教化那边的百姓和胡族。” 薛夷光听后一笑,也不为这些人求情,她知道天兴帝对这些人有分寸, 而且她也不喜欢老是顶着他们夫妻私生活的朝臣,身为朝臣最应该cao心的是朝政,而不是皇帝皇后的私事。 “这几个月你也别上朝去工部了, 我听太医说了前三个月最是要小心。”天兴帝倒不是想要让妻子放下手中的官位, 他只是担忧妻子的身体, 自从妻子怀孕后, 天兴帝就一直处于兴奋和担忧两种情绪的结合中,他看着妻子知道怀孕后高兴的样子,他很难想象如果这个孩子出了意外,对妻子来说会是怎样的打击。 “其实还好,我不是娇弱的人。”薛夷光笑道,不过她也知道自己应该小心,所以应道:“这三个月可以不去上朝和工部,不过你不能阻止我处理公务和其他事情。”要真是像一些世家高门的贵妇一样怀了孕就一直歇着不动,那到生产的时候才是麻烦,很有可能会造成难产。 “有了孕事更是应该多走走,不能一直躺在床上。”薛夷光还是要给天兴帝做一些科普,怀孕从来都不是妻子一个人的事情,那是丈夫和妻子共同的责任,他们都一样需要知道孕期的知识,这一点薛夷光从不惯着已经当了帝王的天兴帝,不然到时候瞎指挥就麻烦了。 天兴帝这几日也询问了太医,知道确实是这样,如果孕妇的身体好,就要多走动,有助于生产,只有怀相不好的妇人才需要静养在床上,防止滑胎。 “你想要做什么?”天兴帝问道,他知道妻子向来是一个有规划的人,妻子向来都说她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所以天兴帝也不知道妻子接下来又有什么想法。 “我想要编书。”薛夷光说道:“一本汇聚农业,机械和手工制品等综合类的书籍,大魏不缺儒家经典,也不缺教人德行的书籍,但是却缺少一本农与工的著作。”前世的历史中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天工开物这样的综合性权威著作,但是在大魏这样的书籍还没有出现,所以薛夷光下定决心一定要编纂出这样一本书。 不要小瞧编书,编书是很重要的改革和科技进步的支撑,因为只有书籍才能去传递知识。 在后世,人们探讨华夏文化为什么能传承几千年而依旧存在,人们总结了很多理由,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华夏人发明了文字,注重文化礼仪的传承。 书籍记载着人们文明的成果,这些成果将会成为推动文化继续发展的动力。知识和科技的进步都应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向前进行,没有谁能够凭空想象就做出什么伟大的成就来,想象是灵感,知识才是根基。 书本可以记载知识,通过不断地传递和创造知识,人类的文明才能够得以传承和延续,若是科学家们创造了成果,却没有人记载,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失传,几十年后或者是千百年后人们又重新用别的方法去研究这些东西,这就是一个重复的过程。 所以,薛夷光一直都坚定地认为编纂书籍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