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节  (第2/2页)
那副图还被题了四个字“雅俗共赏”。    沈煊…………    晚上躺在暖和的客房里,盖着厚厚的被子,沈煊才蓦然明白。    老师恐怕是觉得这般天气,府学里面估计条件定然不好。担忧他的身体,才特意把他接过来的吧。    沈煊心中微暖,想到那四个字,也觉得蛮有道理,反正他本就是个大俗人嘛!老师真是一眼看穿了他的本质。    顾笙:并没有,他只是想拿来调侃一番小弟子而已。    有家不能回的师徒俩就!这样凑一块儿过了个年。一直到府学开课的时候,沈煊才回到自个儿住处。    这时候沈家人也终于收到了沈煊的平安信,一家子提起来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等到沈煊再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二月份了。    马车刚驶进村子,沈煊心里便是一沉。往日坐在村口大树下唠嗑的老人们都不见了人影。村中更是安静的可怕。    听到动静的李氏赶忙跑了出来,一下子抱着沈煊哭道“儿啊,你可是回来了,娘亲真是怕呀!”    沈煊也知道这段时间家里定是担心不已,赶紧安抚的拍了拍对方“娘,咱们先进去再说。”    又回头向沈兄道“明兄也赶紧回去看看吧!”    沈明也颇为担心太爷爷的身体,听到这话,放下行礼,便赶紧往家里赶。    想到来时种种,沈煊便开口问道“村子里这是出什么事了吗?”    只见沈爹叹了口气“这千防万防,可还是出了事。你还记得村头那李大家吗?”    这倒有些印象,虽然他不常呆在村子里,但村里人口也不多,外姓人就更是少了。想到他家那房子,也怪不得……    “人没出什么事吧?”沈煊忙问道。    “房子是夜里倒的,人都没跑出来,如今一家几口就剩个小娃娃,还是被他娘压在身子底下才保住了条命。”    沈爹说着也叹了口气,几条人命啊,这说没就没了。    “那孩子如今呢?”他记得那家还有个嫁出去jiejie。    “如今还在咱家里呢,今年地里头也不知能剩下几成,这孩子……。”    听到这里他也就明白了,怕是那家人不肯养了。李家这又是逃难过来的,本身就没什么亲族,田地更是少的可怜。    他爹这当村长的总不能让孩子活活给饿死吧。    晚上吃饭时沈煊便见到了那孩子。    七八岁大的年纪,身材瘦小,看起来还没旁边的壮壮大。看人的眼神都是怯怯的,吃饭时,更是半筷子菜都不敢夹。    完了后又是抢着要去洗碗。    半大的孩子,都已经知道自个儿家人没了,要寄人篱下,这是怕被赶出去呢。    沈煊心中微微酸楚,想当年刚到舅舅家,他何尝不是如此呢?这还是有血缘的呢?    第44章    知道家里人都没出事,沈煊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至于那些个经济损失,在人命面前,到也没那般重要了。    他家这两年收入还算稳定,他爹又是个有远见的,去年的粮食大多都存了下来。哪怕是陈粮价格要贬下去很多,家里人也都没多大意见。    农民,再没什么能比粮食更能让人安心的了。当然这也是家里暂时还算宽裕的缘故。    如今这不就派上用场了,不用想,如今镇上的粮价估计都要涨上不少。什么时候想发灾难财的人都不会少。    而那些卖了粮的怕是肠子都悔青了吧。    但不卖出去?农民一年的收入怕是都得指着这些土地呢!小户人家,哪里承受的住粮食降价的损失?    想到如今空荡荡的村子,不知有多少人家今年都要节衣缩食过日子了。    古代农户,抗风险能力实在太低了些。这还是朝代初期,土地兼并并不算严重,政治也还算清明的时候呢!要是后期,怕是卖儿卖女都算轻的。    回程的路上,想着村中种种,沈煊重重的叹了口气。还好如今村里有他这个秀才在,那些个小吏们也能收敛些个。    但也只能如此了,除非他能更进一步。否则,一个秀才,也并不足以真正让人忌惮。    “煊弟这是怎么了?”沈明疑惑道,没听说沈叔家里出什么事啊。    “没事,只是想到村里人,怕是日子不太好过。对了,三叔公如今怎样了?”    提到太爷爷,沈明也是愁的很,“前段时间刚生了一场病,虽熬了过来,但身子骨越发不好了。”    他也不是没想过留下来服侍老人家,但想到家里的叔伯们那防狼一般的眼神儿,还有太爷爷怕也不会同意的。能跟在族弟身边,还是太爷爷豁出脸面去给他求来的。    想到对方家里那一团破事,沈煊也是默了默。三叔公当初多精明能干的人儿啊,如今子孙却不思进取,只想着老人家那些个身后财。    临老临老,却连最得意的后辈都不能留在自个儿身边。    两人一路无话,各自心事重重。    直到二人回到府学,发现岁考的成绩都已经出来了,这效率也是蛮快的了。    等在第一列中找到自个儿名字时,沈煊这才大松一口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