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娉婷_第1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7节 (第3/3页)

   万映茹把情况电报发给林君劢,请他务必不要在国内做什么大的动作,哪怕是看在孩子的面上。

    而国内这边,沈儒南和宋玉汀已经放出消息,林君劢和宋嫣琦联姻势在必行。

    林君劢被自己的父亲逼迫得无奈,又听说乔若初因此住进医院,差点没了孩子,气得和沈儒南拔枪相对,被下属舍命劝开。

    纳宋嫣琦为妾的事,他一概没有参与。

    但沈家和宋家都是名门望族,说出去的话,当然也得算数,宋嫣琦因此得了名分,以林君劢妾室的身份住进了林君劢在相城的公馆。

    已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林君劢无可奈何,他只能每日住在办公室里,连家都不回。

    给乔若初写了很多封的信过去说明真相,全部都她看也不看就焚烧掉了,一点消息都没回复给他。

    林君劢无法,只好预备亲自到法国去。

    乔若初的预产期是次年(1937年)的元月底。

    进入1936年的12月份,林君劢每天都在日历上划一笔,他早早向上峰申请了探亲假,派了两个下属把孩子的东西置办得齐齐全全的,就等着年底奔赴法国,和妻儿团聚。

    从近来万映茹寄回来的照片看,爱妻的肚子圆鼓鼓的甚为明显,她的脸上明显地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无人私语的深夜,林君劢把妻子的照片拿在手中反复摩挲,思念袭来的很深很痛,他的胸口堵得难受,一夜都无法入睡。

    总预感她的身体状况不好。

    次日,天乍亮他就往法国发电报,再收不到她亲自发来的消息,他绷紧的神经几乎要断裂了。

    直到副官提醒他时差问题,他才“喔”了一声,催促他们赶紧把去法国的机票搞定。

    安排好这一切,他还是不放心,担心法国局势不好,从心腹里选出几名副官,叫唐谷带领着,提前带着东西坐船奔赴法国,命令他们务必保证乔若初的安全。

    唐谷上船离开中国的第三日,1936年12月12日,一声炸雷,震惊了国内海外所有的中国人。

    南京国民政府蒋委员长在西安督军时被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于华清池,两位将领于次日上午就西安事变向全国发出通电即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抗日决心被以这样哗然的方式开启。

    一时间,国内政治氛围云谲波诡,南京国民政府所有中央军都被禁止外出,必须原地待命。

    林君劢的探亲申请被驳回,在事情解决之前,上峰也说不准他什么时候可以赴法国探亲,只能让他等形势过去再次申请。

    一段让人绝望到窒息的混乱和等待。

    林君劢的脾气变得更加暴躁,动不动就把下属踹到在地上打个半死,亲自审问犯人时动不动就上酷刑,弄得人人见了他,都后悔没提前把遗书写好。

    好在周玉成和魏同生两个忠心耿耿的副官时常冒死劝谏,“太太出去也好,按照目前这种形势,咱们的命运不确定,能提前安排好家眷是个稳妥的办法。”

    “等太太把孩子生了,您再去看也是一样的,为国效忠,身不由己,太太不会不理解的。”

    “……”

    二人苦口婆心地劝,动之以情,晓之以军国大意,林君劢才逐渐回到正常轨道。

    他不停地研读新式武器,cao练士兵,给乔若初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写信,所有的思念都倾诉在信笺上,做能做的一切事情把空虚的自己填得满满的。

    月底,西安事变以国共两党达成“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共识而和平解决。

    各级军官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同时,也都默默做着随时和日本开战的心理准备。

    唐谷带着几名副官于次年的一月初到达法国和乔若初她们汇合。

    因为提前收到林君劢来的电报,她嘴上虽然埋怨他劳师动众,心里倒是踏实了很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