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3节 (第3/3页)
。 国军的血rou之躯,被日本人当靶子活活杀戮,尸塞满巷,脑浆和血液混合在一起在地面上翻涌流淌,以至于后来收尸的时候,根本分辨不清谁是谁的春闺梦里人。 多年养尊处优的中央军第一次长时间全面领略日军的可怕和凶残,后方只好不断组建增兵,以补充前线沉重的伤亡。 9月,林君劢的军队调往罗店,编入第18军。日军靠着重炮、飞机开路,紧随其后的步兵疯狂冲锋,中国军队殊死相拒。 各旅立下军令: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其各凌遵。 不成功便成仁。 日军的几次猛攻都被顶住,启动增兵加入火的模式。炮弹铺天盖地,怒吼着冲向守军阵地,炮火所到之处烈焰升腾,残肢横飞。国军拼死对垒,子弹打完了,就冲出战壕与敌白刃格斗,坦克上来了,身上绑着手榴弹冲过去与之同归于尽。 战斗犹如磨盘一样,生生绞碎林君劢同袍们的血rou之躯。 月底,罗店失守,尸积如山,整个城镇片瓦无存,惟余焦土血海。 掩埋烈士尸体的时候,许多战士阵亡时还保持着怒发冲冠的冲锋姿势,一只手撑着地往前爬,而胸部早已被子弹击穿。 见者落泪。 这一战,被称为“血rou磨盘”。 林君劢在激战中被弹片划伤,他忍着伤痛坚持在前线指挥,耽误了治疗时间,撤下来之后,高烧昏迷了整整一周。 淞沪会战的消息传到法国,万映茹第一个坐不住了。 “若初,君劢,他一定上战场了,不行,我要回去。” “国内来的电报不是说正原地待命吗?” “怎么可能,他不会告诉咱们的,肯定上战场了,肯定上战场了……。” 万映茹买了到香港的飞机票,她在法国一刻也呆不下去,走的很匆忙。 乔若初每天都关注中日战争的消息,淞沪战争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中国军人的血rou之躯和忠贞之志,已经在海外留学生中掀起轩然大波。 不少留学在外的将官纷纷放下进修,回国后立即奋力投入战场,在法国一边从商一边行医的辜骏收到留德军官黄维回国随军的邀请,犹豫不决,他怕这一走,从此和乔若初再无缘见面。 齐与轩和祝竹裳虽然没有立即回国,但二人整日在街头奔走募捐,所得钱财全部通过中国驻外使馆捐回国内用于抗战。 学校里越来越多的的华人自发组织起来,用尽方法帮助国内打仗。 原本真的以为林君劢还屯兵相城的乔若初一天比一天不安起来。 自上次林君劢走后,她只收到三封他写来的信笺,全部是战争开始前的日期,她不能不怀疑他确实上战场了。 甚至,万映茹回国后,她一直往家里打电话,大概是电缆因为战争被破坏的原因,十次竟然七八次都拨不通家里的电话,接通了也找不到人。 她发电报回去,许久才收到宋嫣琦的回复:大太太,丈夫在前线打仗,您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即可。 大太太。 小日子。 多么的讽刺。 原来他是真的纳妾了。 乔若初收到电报后在阳台上抱着孩子静坐了整整一日。 那天走的时候,丈夫没有叫醒她,他们,甚至连个道别都没有。 晚饭时分,她看到报纸上消息说曾经的大才子夕诺投笔从戎,正在淞沪战场上为自己祖国抵御外来的侵略。 夕诺在国际文坛上都享有盛名,他的动向,国外媒体自然知悉。 如果不是国内的战事惨烈到了一定程度,夕诺那样浪漫的性格,不大会立即投笔从戎的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