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年代文里逆袭 第97节 (第2/3页)
算去上大学,我是家中的长子,我得照顾我弟弟meimei呀。别说是你这种情况,换了别人我也会让的。” 顾立春是说者有心,这帮知青是听者更有意。 很快,就有人试探道:“顾同志,以后农场再有招生计划,你们五场是不是也可以占有一个招生名额?” 顾立春点头:“原则上应该是这样的,别的场都有,凭什么我们五场没有?以前是我们没要,从此以后就得要,一切按规矩来,我得为我们五场的年轻人争取机会。反正他们出身都合格,文化水平不够,就去学呗。我上夜校就带上我们农牧科的人。” 大家忽然明白了什么。当年五场新建,除了少部分干部是主动请缨外,其余人等都是直接“发配”过去的,这些发配过去的,一部分是因为工作能力欠佳,还有一部分是没关系没门路。 这就导致五场不但缺人,更缺人才。有能力有干劲的年轻人更容易受到重用,看看顾立春就知道了,这才去多久就升上副科了,连那个大老粗赵高都当上科员了。 而且五场以后也有招生名额,知识青年少,有文化的人也少,最具有竞争力的顾立春又不参与竞争…… 大家的心思开始活动开来了。 这一活动不要紧,大家就想从顾立春嘴里套点消息,还好这家伙酒量不太好,现在已经喝得醉醺醺的,说话舌头都捋不直。 吃饱喝足以后,顾立春摇摇晃晃地起身离开。众人见他醉成这样,要留他住下。顾立春摆摆手:“不用不用,一会有朋友来接我。” 吴胖在九点半的时候开着拖拉机来接顾立春,赵高也来了。 众人把顾立春扶上车,嘱咐了几句,才挥手告别。 一坐上拖拉机,顾立春立即就清醒了。 赵高问道:“顾哥,你怎么跟这些人说的?他们真愿意来咱们五场?” 顾立春神秘地笑道:“我就喝了一顿酒,什么也没说。不过,你等着瞧吧,肯定有人来的。” 赵高和吴胖是满脸的疑惑,就喝了顿酒就把人给弄来? 顾立春没有多跟他们解释。 事情的发展出乎顾立春的预料,第二天上午,三场后勤科的人就气急败坏地打来电话问白大姐,他们五场究竟跟他们场的知青下了什么蛊,一下子有五十个人报名要来五场。 白大姐一脸懵,他们刚开会没几天,也没听说小顾去做三场做演讲和动员呀。 白大姐在电话里敷衍了几句就挂断电话,直接去农牧科找顾立春,顾立春刚好不在,一问梁科员说他跑外勤去了。 顾立春这会儿正领着何文勇他们一帮知青在沼泽地那边义务劳动——捡鸭蛋和鹅蛋。何文勇明天早上就要回海城,今天是来最后一次参加农场的活动。他在农场呆了七年,人缘又不错,来找他的人很多少。 这次来的知青不光有三场的,还有四场二场甚至一场的,他们知青自有一个圈子,大家毕竟更有共同话题,没事就喜欢聚在一起,交流交流思想,偷偷交换一下书籍,有时还喜欢集资买点rou和酒,打打牙祭。 他们十分喜欢,这项义务劳动,看着这些鸭蛋和鹅蛋,心情就很好。何况,劳动之后管饭。 请客的地点设在猪场苜蓿地那边,几口大锅往那儿一支,陈洁孟念群和孙厚玉三个大厨往那儿一站,孙厚玉脑子灵活,学了一阵,厨艺进步很快,这也帮他赢得了赵高和吴胖的友谊。 什么小鸡炖蘑菇、爆炒鸭rou、红烧鱼块一做,浓郁的香味把这帮人熏得晕乎乎、乐陶陶的。 吃完午饭,大家坐在苜蓿地旁边的茅草亭里,赏着花,啃着瓜,谈人生侃理想,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顾立春主要跟他们展望未来:“我们五场耕地较少,我们打算以后大力发展畜牧业、副业、林业、渔业。今年养猪两千头,明年争取养五千头猪,以后会逐年上涨;我们要让荒山披上绿装,要把杂木灌木换成果树;还要充分利用辽阔的水域面积,大量养殖鱼虾,鹅鸭。三年之内,我们五场将大变样:瓜果飘香,鸡鸭满地跑;苜蓿地一眼望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