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7页 (第1/2页)
当天晚上,青团儿就自食恶果了。虽然她娘如约做了红烧rou,但是她和付守仁做的‘枣糕’成了主食,虽然看着就难吃,但粮食是不可以被浪费的。 许建设咬了一口‘枣糕’,差点被隔掉了大牙。 “爹,你确定这是‘枣糕’,而不是杠子头?” 付守仁也拿了一块咬在嘴里,有些心虚地打哈哈道:“你多嚼嚼,多嚼几次就香了。” 青团儿附和道:“对呀,真的好香,好好吃。” 两人脸皮这么厚,许建设一时也接不上话,他只能默默地给他爹再拿上一块,让他多吃点。 硬是硬点 ,少尝几口也确实挺香,但架不住做得太多,连吃了三天。 付守仁去武装部上班了,成功躲过了几顿,但青团儿却是顿顿不落,三天过后,青团儿是再也不想见到它了,听见‘枣糕’两个字竟然不自觉的瑟瑟发抖。 她是怂了,没想到有一天,她竟然被个吃食给整服了。 ------ 这几天,红旗村也发生了件大事儿,村民们把捡来的金冠子上交到了县里,县里又交给了市里。经市里考古队的几名专家轮番鉴定后,判断是为汉代的旧物。 也就是说,红旗村民们发现的金冠是年代久远的汉代金冠。看这制式应该是属于王孙贵族的,工艺更是精湛。 冠子上的花纹和点缀的宝石浑然一体,如果不是亲眼见到,根本不敢相信汉代就已经拥有如此绝妙的镶嵌工艺。 而且,这件金冠的精美程度已经碾压了已出土的同一时期的文物,甚至超越了千年后明清时期的工艺。 自古以来,首饰镶嵌工艺中运用最多的为爪镶与钉镶,其余还有迫镶等方法,但这冠子不属于如今世上流传的7种镶嵌法的其中一种。 专家们心中一动,他们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历史大发现,他们可能因为它而名留青史。 但是,这东西又是怎么来到这里来的呢?要知道这里在汉代属于关外。有人猜想是因丝绸之路而被带到这里来的,但是当时的贸易似乎并未涉及到这。 专家在猜想了三天之后,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决定亲自到红旗村进行考察。他们在市局批了条子,带着设备和人手来到了红旗村。 带队的是考古系老教授赵清之,副手是他的两个学生赵镶和秦瑞,另外还有其他几位学者。 考察队去的时候,红旗村还没来得及开始重建。 因为滑坡来得突然,村里伤了不少人,也塌了不少房子,所以放眼望去都是一片断壁残垣。幸而还没入冬,气候相对暖和,不少人在地里搭了草棚子暂住,也有人去了亲戚家那里借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