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66) (第1/3页)
这要求不过分,传旨太监也就等了,北陈王回后院大张旗鼓地发作了那小妾,当着众多下人的面吩咐管家:赐她一碗落胎药,将人远远发卖出去,别让本王再见到她! 王爷,妾身做错什么了?您要如此对待妾身?那小妾完全吓懵了。 那就问问你的好父亲,别耽搁,管家你亲自去办!北陈王朝管家使了个眼色,后者点点头,很快就让两位婆子抓着那小妾去了前院。 府里大老远都能听到那小妾的哭喊声,等王妃赶来,那小妾已经被送出府去了,她听完只有高兴的哪里会替她求情。 北陈王入宫后在御书房外等了许久,御书房的大门一直紧闭着,听说是户部那位最受宠的沈郎中在里头,每回两人密谈都要将宫女太监赶出来。 北陈王恶劣地想,谁知道两人在里头做什么? 大门吱呀一声开了,沈嘉亲自请北陈王进去,还善意地提醒他:皇上心情不佳,王爷切莫与皇上置气。 在沈嘉看来,这位年纪比他还小的王爷是赵璋的弟弟,也就与他的弟弟差不多,但他忘了,天家的兄弟天生就是死敌,毫无例外。 北陈王懒得搭理他,一个小小的郎中也敢在他面前逞威风,实在不知所谓。 沈嘉笑了下,也没觉得尴尬,北陈王在他看来就跟中二期的叛逆少年差不多,有些幼稚。 行过礼,赵璋就命人给北陈王赐坐,他对待几个弟弟一直都是不错的,但在对方眼里就只是为了面子情,他们忘了,当初在后宫,赵璋是最随和最体贴的一位兄长。 这次的事情你确实做错了,想必你也有所觉悟,这次就算了,若有下次,你就自请去皇陵守陵吧,免得带头扰乱朝政! 北陈王低头认错,心里却觉得赵璋小题大做,分明就是借机羞辱他。 北陈王退出御书房,见沈嘉居然还在,脸色难看地问:沈大人在这里做什么? 沈嘉坦然地回答:皇上召臣入宫商议政事。 是么?沈大人真是国之栋梁,皇上离开你片刻都不行,朝廷大事也让你知道,可见皇上待你不同。北陈王也没想到自己找对了人,只是看不惯被赵璋看重的人。 王爷说笑了,皇上待每个臣子都是一样的。 巧言令色!哼!北陈王气唿唿地离开了。 沈嘉事情才谈到一半,被赵鄞打断了,现在人走了他才继续。 这北陈王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呢。沈嘉评价道。 赵璋淡淡地说:年纪是不大。可惜心思太多,将来也是个隐患。 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这孩子那么小就失去父亲,无人教导,你总不能指望他无师自通吧? 赵璋不愿意谈论这个,继续之前的话题,将沈嘉送来的方案看了又看。 这是沈嘉抽空写的关于商税整改的方案,比内阁做的更详细许多,赵璋看着就喜欢上了。 里头不少现代用语,赵璋看着有些吃力,所以免不了要问他问题,加上这事情还没有第三个人知道,所以二人才神神秘秘的,惹人怀疑。 没过多久,锦衣卫来汇报事情,沈嘉没退出去,听那锦衣卫汇报说:今晨北陈王发落了一名小妾,属下觉得那女子行踪有些异常,便让人跟着去了,听说北陈王要将人送的远远的,但护送的人却有好几个,看着不像是发落而是护送。 赵璋停顿了一下没说话,听那锦衣卫又说了一句:那小妾有了身孕,北陈王对外宣称要落了这一胎,但似乎并未用药。 赵璋嘴角扯了扯,打断他说:把人撤回来吧,不用管他,朕知道北陈王在玩什么把戏。赵鄞也太看不起他了,居然以为他一直苦心积虑地要除掉他。也不看看他那脑子配得上自己忌惮他吗? ?作者闲话:太冷了,躺在被窝里手伸出来打字都冻僵了,南方的冬天真的全靠一身正气! 第七十六章 亲戚 沈嘉刚出宫,何彦就飞快地跑过来,催促道:老爷快回家,二姑奶奶和三姑奶奶他们都到了,老太爷派人来催了两次了。 沈嘉也是吓了一跳,这会儿日落西山,他在宫里陪赵璋吃完了晚饭才出来的,怎么这么突然?上次来信时不是说要到月底才到? 还不清楚,咱们赶紧回去就知道了,听说两位姑奶奶都是全家搬来了长安,看样子是准备在长安常住了。 沈嘉急匆匆地赶回家,门房的小厮替他迁走马车,沈嘉大步跑进去,迎面就看到大姐夫领着两位姐夫出来了。 哟,我就说嘛,他也该回来了,说不定又在宫里酒足饭饱了才舍得出来,这个点出来接他准没错。大姐夫揶揄道。 沈嘉这才知道他们是出来迎接自己的,毕竟他如今身居高位,前途无量,几位姐夫都得仰仗他,自然对他客客气气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