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109 (第2/3页)
殿仿佛还带着这几天残留的热气,但他的手却是冰冷的。 查清楚了?赵璋眉目清冷,是在沈嘉面前不会有的状态。 凌靖云轻轻跺了下脚,回答道:是,从鞑靼使臣入京,锦衣卫日夜不分都有人盯梢,他们自以为行迹隐蔽,不知做过什么事见过什么人都被我们盯着,只是他们说过什么暂时无法得知。 都见过谁? 第一日,他们派人给六部尚书各送了一份大礼,以兵部为重,户部次之,不过六部尚书全都把重礼退回去了,第二日,他们亲自宴请了徐首辅几位内阁辅臣,但无人应邀,他们又各送去了一份厚礼,那两日他们似乎只是忙着巴结朝廷重臣,没什么特别的行动。 到了第三日,他们打着外出游玩的名头逛遍了全长安,在风月场所遇见了北陈王与几位宗室子弟,因为睿亲王年纪小不好去这样的地方,便由北陈王接待了,两人坐在相邻的位置,私下说了不少话。 之后几天,鞑靼使臣都流连玩乐,没有再刻意接触哪位官员。 不过就在太后寿宴前一日,臣发现鞑靼使臣的人在城外一座别庄私下见了北陈王,当时王爷受邀去别庄喝酒,看似偶遇,不过二人在湖中心的亭子里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具体什么内容无人得知, 接下来,他们照例给朝中大臣送礼,几乎三品以上的都送了一遍,有人收了有人没收,因为不知道他们的目的,臣也没有去深查。 在猎场那天夜里,盯着沈嘉的人查出来了吗?赵璋一直记得这件事,对方是冲着沈嘉去的,说不定就是鞑靼人不甘心失败要找沈嘉麻烦。 臣无能,没有找到窥视者,但据沈大人自己说,看身影像是外族人,不排除是鞑靼人的可能性。 赵璋抿着嘴唇,神色不悦地说:把关押的人挑几个出来审一审,朕就不信,每个人都守口如瓶。 凌靖云试探着问:可需要留性命? 赵璋摆摆手:死几个人罢了,这时候鞑靼还敢朝我们发难不成? 凌靖云舔了下嘴唇,高兴地笑了,臣遵命! 赵璋知道他的手段,凌靖云能年纪轻轻就被满朝文武仇恨忌惮也是有原因的,他像是天生的刽子手,喜欢杀人喜欢见血,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职位给他再适合不过。 但这样的人一旦失控也容易扰乱朝纲,败坏帝王的名声,成为帝王一生洗不清的污点。 锦衣卫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应该清楚,朕希望你能守住本心,别做让朕为难的事。 凌靖云忙跪下应诺:臣的性命是属于皇上的,所做的一切定以皇上的利益为宗旨,臣的私心有限,定然不会违背皇上的意志。 那就好,找个机会试一试北陈王,朕要知道他的野心有多大。 是。 退下吧。 赵璋在他离去后又在御书房呆了片刻,然后才去洗漱休息,躺在床上半晌也睡不着,西北战事的胜利所带来的兴奋感在深夜彻底激发出来了。 他坐起身,喊道:来人,更衣。 杜总管急匆匆披着外衣跑进来,皇上,这才四更天,您要去哪儿? 睡不着,朕起来看看奏折,镇远侯此次大胜,全军上下皆要犒赏,朕要好好斟酌斟酌。 杜总管心疼他,就算是再强健的身体,这样熬夜也是不好的,不过他没敢劝阻只说:那老奴给您传宵夜去。 不用,你年纪大了去睡吧,找几个小太监伺候就成。赵璋多数时候都不是难伺候的主子,这种时候也没必要拉着杜富成陪他熬夜。 杜富成谢恩,但还是亲自安排好皇帝的夜宵和值守的奴才才去休息。 沈嘉今夜也睡不着,从他回到家里,已经接连见了好几拨客人了。 沈嘉调去工部,他现有的位置便空出来了,无数双眼睛盯着呢,自然也会有不少人为了得到这个位置来找他走后门。 虽然她没有权利决定接任者是谁,但他只要跟皇上提一句谁比较合适,皇上一定会考虑的。 睁着眼睛望着床顶,沈嘉想男朋友了,这种时刻就应该两个人躺在一起说说话,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是好的。 心里这么想,沈嘉就越发躺不住了,想立即见到赵璋。 这个时辰对方八成已经睡了,要不要去吵醒他呢? 沈嘉几乎没什么犹豫就起床穿衣,裹着厚厚的裘衣打开密道走进去。 等到了宫里,沈嘉一出门就遇到一队巡逻的禁卫军,看到有个人影从偏殿转出来吓了一跳,纷纷举起武器朝他包围过来,怒喝:什么人? 沈嘉以往进宫都会事先知会赵璋做好安排,偶尔两次突袭也运气好没撞上外人,突然被人发现,有些尴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