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132 (第2/3页)
接起来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但这么一来,这个工作量想想都恐怖。 谁的主意?他问。 李海不敢抬头,总觉得这位年轻的侍郎大人已经要发怒了,但他不明白为何要发怒,这种事虽然不多见,但也不是没有先例的。 这礼部给出了嫁妆礼单,公主殿下说留恋故土,不忍远嫁,后来才要求说要在瓦刺皇宫旁建一座与公主府一样的府邸,免去公主思乡之苦。 思乡之苦是能靠一座一样的宅子解除的?你们可想过建这样一座府邸需要多长时间?多少人力物力?公主殿下胡闹,你们也跟着胡闹吗? 厉害被他训的胆战心惊,沈侍郎胆子真是太大了,竟然敢说公主殿下胡闹? 大人,这这时间紧迫,所以您看 沈嘉把单子丢还给他,拿回去吧,告诉你上峰,这些东西我工部一样也不会出!若是他不服气,就让皇上给工部下一道圣旨,交代好要做多少东西,给多少经费,补充多少人手,工部的事情延迟或者耽误了要恕我等无罪等等,交代清楚了再来找本官! 李海听的一愣一愣的,他虽然早听说这位沈大人受圣宠,可也没想到他敢用这种语气说话,难道真不怕皇上怪罪下来? 沈大人,您是否要再考虑一下?李海善意地提醒。 不必,本官很忙,你回去吧,公主出嫁迫在眉睫,与其做这些无用的东西,不如多给她准备些金银财物,想要住长公主府一样的宫殿,让她带着钱财到瓦刺找人建去,有图纸还怕建不起来吗?何必如此劳民伤财地折腾。 李海不敢再听下去了,收拾好东西匆匆离去,至于要如何向上级复命,那就不是沈嘉要考虑的事情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又见弹劾 沈嘉没太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他觉得内务府的提议太荒唐了,正常人听了都不可能同意,但没想到,第二天他就被御史弹劾了,罪名是违抗圣旨、藐视皇族、不遵祖制一系列的罪名,任何一个都能将他从现在的位置上撸下去。 都察院是个风险极大的衙门,弹劾朝廷重臣可都是得罪人的事,一个不好就被报复了。 这两年,一个姓于的,一个姓王的,可都是都察院一等一的人物,最终还不都落了个悲惨的结局?因此今年伊始,御史们都修身养性起来了,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在早朝上发言了。 沈嘉如今不是孤军奋战,身后追随的官员也不少,当即就有人反驳道:陈琛,你得把话说清楚,拿出证据来,如此重大的罪名可不是光靠嘴巴讲的。 陈御史走出来,跪在大殿上将沈嘉拒绝给长公主置办嫁妆的事情说了,在他看来,两国和亲是大事,难得皇上肯下嫁长公主去维护两国关系,结果这位工部侍郎却仗着皇上的宠爱打发了内务府,消息传到礼部,礼部上下也是一顿骂,陈琛的岳父便是礼部侍郎,自然与礼部同站一条线。 皇上,长公主殿下远嫁,时间又紧迫,本该各衙门同心协力一起置办起来,偏沈大人目中无人、不遵圣旨,不仅将内务府的掌事公公赶跑了,还扬言工部不会出一个子,这岂不是藐视皇族等罪名吗? 赵璋伸手拍了拍膝盖,面无表情地说:朕不记得有下过这样的圣旨,沈爱卿何来抗旨不尊的罪名? 这李公公说,这清单是皇上您过目后的,那定然就得照办了,沈侍郎一再推脱,不就是抗旨不尊? 赵璋吩咐一旁的内侍,去找一份陪嫁单子来。他是看过,但并没有看的很仔细,厚厚的一本账册,他就算看了也记不住有多少东西。 陈琛见皇帝偏帮沈嘉,再接再厉说道:皇上,公主殿下是为了大晋百姓才远嫁西域,这是大忠大义啊,她贵为公主,陪嫁之物自然是要精挑细选,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大晋的富足强盛,私以为,那座寝宫就是最好的例子。 沈嘉反驳道:陈大人,您见过那张建筑图纸吗? 自然见过。 哦?你一个都察院御史为何会见过公主殿下的嫁妆单子?难不成 陈琛不敢深想,急忙制止沈嘉,朝皇帝磕了三个响头,委屈地说:皇上,臣是在礼部见到的嫁妆单子的,礼部上下成日为了这件事忙碌,臣偶尔过去帮忙。 说话间,那名内侍已经捧着图纸进来了,赵璋一看那篇幅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前朝也曾出现过公主出嫁连宅子都搬走的例子,但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劳民伤财的很。 赵璋瞥了一眼就将图纸丢下去,冷脸问陈琛:你觉得这个份单子合理吗? 陈琛见皇上发怒便想退缩,但事情已经扯出来了,他总不能空手而归,于是点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