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第103节 (第3/3页)
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宁振涛事先哪里能预想得到,他得意洋洋地一个炫耀,却直接带来了计划外的变故,预想的快乐度假生活像是自由小鸟一去不复返,留给他的只有万恶的学习。 宁家教室是家里人说笑起的,可这名字却很是恰当,毕竟有时候乍一看,他们家的人还真做到了把家当个教室。 最早宁振涛教导侄子和侄女读书、后来村子里的孩子来学习、宁知星和宁知中走了家里看书自学、郭子轩齐雁风出现后的全家齐上进…… 而这回,宁振涛一口气迎来了n位老师。 首先他要攻克的是语言关,虽然阿星和阿中都能帮忙,可毕竟两个孩子都要念书,那不能尽指望着两个孩子,这不就得好好的学一学外语以便之后同外国人的交流,省得被坑蒙拐骗了都不知道。 再然后,就是机械和食品制造的基础,这对于宁振涛倒是简单一些,毕竟他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差,只是要同外文结合有些吃力。 嘴巴抱怨但其实学的并不吃力的宁振涛老神在在,还忍不住偷看自家哥哥的学习进度。 说起来也挺奇怪,二哥不知道是怎么了,忽然对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他倒没向齐雁风请教,只是在上工之余和宁知中、宁知星请教。 他也就能在亲哥身上找找优越感了。 可这时候,郭子轩和齐雁风帮着请的严老师夫妇就这么从天而降,忽然上门。 严老师夫妇起初抱着的只是来看看的想法,他们不是歧视,只是对郭子轩和齐雁风两个技术型人才的看人标准有些疑惑。 他们一来,先是被宁家的学习氛围吸引,而后便见缝插针,找了个时机和宁振涛展开畅谈。 宁振涛可和那些夸夸其谈的空想家不同,受到了不少宁知星和宁振强影响的他在当天下午,就直接把调整好的计划修改完毕。 他别的东西不行,写东西向来是很占优势的,更别说旁边还有个后世看过不少产品策划的宁知星和天生就对商业很敏锐的宁振强了。 于是当时让周市长惊为天人,为之信服甚至拍板决定执行的计划再度升级。 上回写计划的时候时间很赶,机器是改的机械厂仓库的旧机器,生产样品的流程也只进行了两次,没有足够的数据作为支撑。 宁振涛将多次实验的结果体现在了计划书中,还请来宁振强帮忙验算,将成本进一步明确,这回连着运输和保存的费用也计算在了里面。 而这回就不一样了,从郭子轩那重新夯实了一遍机械基础,又能够有个良师一起讨论的宁知星直接把几台机器也跟着升级了几个版本,将这生产流程进一步精简,也为之后生产线的出售做了准备,如果运输不便,那也可以拆分关键部分出售或者是单卖图纸。 不在机械厂没法付诸实践,宁知星便请了父亲做了几个简易模型,当时宁知星都忍不住看着父亲的手感叹了两句,国内在很多年内,那都是靠着这些老手艺人的手工活来和机械比精细程度的。 之前没能帮上太多忙的宁知中这回发挥了作用,他和不少外国人用过餐聊过天,也和齐雁风一起翻译了不少外国文章,两人一道把其中提及的外国菜肴、风味给写了下来,以作参考。 严老师夫妇才刚开口,就看见了这厚厚的一本,两人一下被宁振涛的用心给镇住,抓着其中的细节一问,两人便更确信宁振涛是一门心思想要干好实业又有能力的人! 可继续往下问,两人就是憋不住的可惜和气愤。 在他们看来,宁振涛和国内现在大多的官员、实业负责人一样,那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没有经济知识、管理知识作为支撑。 这点是很要命的,按照严老师他们的眼光看来,这很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引爆,到时候他们所管辖的范围便会脱离于市场、现实被淘汰——当然,这点也是夫妻俩私下谈谈,毕竟现在国内的经济还是在管控之中。 看着宁振涛懵懂的眼神,严老师夫妇总算明白郭子轩和齐雁风和他们说的“不得不教”是什么意思了。 看到这样有能力做好事的苗子,怎么能不惜才?看到这样的苗子可能被耽搁了,怎么能忍得住。 再然后之前在自家二哥身上找到自信的宁振涛便在经济学、管理学上开始疯狂摔跤,感受到了知识这座大山的高大。 而在这学科上,他和二哥的地位直接来了个调转,之前学语言看着挺吃力的二哥每天下工来听严老师夫妇讲两句,那居然都能如鱼得水!不想认输的宁振涛默默地开始投入学习,趁着二哥上工,加倍努力。 呜……可他居然还是输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