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1页 (第2/2页)
但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她,这样的日子,她绝不会错过分毫。 差一分,一厘,一毫,都是不可能的。 “明初!”帘帐落下的一刻,谢清平唤住他,“你上来。” 谢晗应声上车。 外头白雪纷飞,车中是谢氏叔侄二人。 谢清平望着自己的侄子,想起前世北戎归途中,也是这样的一个雪天。 他死在异国他乡,没能见到她。 “叔父!”少年眉眼低垂,眸光却诚挚无比,“恭喜您!” “两年深宫冷遇,韶华空付,可有怨恨?”谢清平问,却没容他答,“若有怨,怨叔父便好。” 这话,从他决定同殷夜在一起的那一刻,从他不惜与殷夜争吵也要将谢晗带出深宫的那一刻,至今他已问过、也说过多遍。 “明初感念叔父栽培,亦不忘叔父拉我出深宫、重走坦途的恩德。” 最开始,谢晗是这样回的。后来,见谢清平总也不得安心,他便不再回应。只用事实证明。 便如此刻,他从怀中掏出一枚刻着“荀”字的玉牌,交到谢清平手中。 荀氏,是他的外祖家,家中唯有一个独女,便是他的母亲,亦是谢家长子谢清安的未亡人。 荀氏终于择了谢晗做家主,而这玉牌交到了谢清平手中,便是对女帝最好的忠心所在。 “叔父,可安心了?” “以后你是荀、谢两家共同的家主,亦是士族的首领。”谢清平将玉牌重归谢晗手中,“但务必记得,天下先陛下而后世家。” “明初谨记。”谢晗笑道,“叔父入后廷,陛下又不会把您关起来,何必这般再三交托。” “你下去吧。”谢清依旧颔首,依旧笑,“陛下,大抵快来了。” 谢晗应声下车,却又撩帘回声,欢愉道,“叔父,江公公来了,想必陛下快了。” 谢清平望着承天门内独自前来的内侍监,广袖中握着血玉的手不免发紧发凉。 迎亲礼仪节不是这样的。 是不是病了,天气反复? 他望着絮絮落下的雪花,给自己寻一个不绝望的借口。 隔得太远,听不清江怀茂的话语,但他看得见、看得清承天门缓缓合上了。 十里仪仗,在短暂的静默后,一片哗然。 “叔父,这……”谢晗亦目瞪口呆。 方才向他跑来的小太监说,此乃陛下口谕。 陛下口谕:拦下仪仗队,关闭承天门。 “方才同你说得,可还记得?” “记得!”谢晗急道,“不是,叔父,现在……” 谢清平朝他笑了笑,等。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