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7页  (第1/2页)
    当初写下这幅对联的东林先生,其用意可谓是费尽心思,他旨在告诫读书人不能光埋头苦读,更应该关心国家之事、天下之事,为大铭朝发光发热。    柳韶云见他们目不转睛的盯着牌匾在看,他与有荣焉道:“东林书院治学向来如此,退能修身齐家,进能报国,为天下之民发声,为君主进思尽忠。”    “写得是好。”江半夏收了目光,她叹道:“人生识字尚始忧患,闹场笃学亦头昏目眩呐。”    她是在感叹东林先生,一腔澄清天下的志气,入了朝局后便深陷其中,两难自保。    柳韶云半懂不懂道:“是何意思?”    “少听、少问、少说。”江半夏收回目光,她意有所指道:“一潭浑水,能衣不沾泥上岸的人少,大多人都选择明哲保身。”    如今,这潭浑水已经被人搅起,臭鱼烂虾们趁机浑水摸鱼,他们玩弄权势,翻出一片风云。    “虽然不知道老大在说什么。”何乔倚嘿嘿笑道:“但我觉得,老大说的一定是对的。”    无时无刻不在拍马屁的何乔倚,充分抓住每次机会,他的话惹得一旁的柳韶云直翻白眼。    “前面就是陆荇的斋舍。”柳韶云将他们带进一排房子组成的斋舍。    由于地方有限,东林书院的斋舍基本上都是三到四个人住在一起,有的甚至是七八个人的大通铺,但陆荇使了钱,自个独占了一间屋子。    “旁边稍大点的是马文瑞的斋舍。”    明显马文瑞使的钱多,他住的地方比陆荇的还要大。    柳韶云一直未曾想起马文瑞这个人,盖是因为这个人算是书院里的‘大人物’,平日几乎不屑与他们为伍。    再加上一个月前马文瑞有事提前回了京都,如果不是这两个锦衣卫来,他几乎都快忘了还有这个人。    “进去看看。”江半夏将刀抵在柳韶云身后,示意他在前面走。    柳韶云被这两个人逼得不断让步,现在刀就抵在后背,他都没什么感觉了。    哐当一声,门突然被人从里面打开,前面打头的柳韶云与屋子里面的人撞了个正着。    “风华兄?”柳韶云站稳后惊讶道:“你不是搬出去了吗?”    “还有些东西没有拿完。”程璧和拢着袖子温和道,他将手中厚厚的一摞书举给柳韶云看。    “原来如此。”柳韶云恍然大悟道。    程璧和见着跟在柳韶云身后的江半夏二人,他微微点头问好,而后告忙走掉了。    其态度坦然,举止从容,对江半夏等人的到来一点儿也不惊讶。    “你不是说这里只有陆荇一个人住吗?这个程璧和又是怎么回事?”何乔倚拽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