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四十八章 现代化  (第2/2页)
 并且也要配备参谋和政委,不能只是将军管着军中的一切。    这是不行的。    不仅如此,以后还要建立一个军机处,专门来管理武将,算是和文官的中书省一样。    这样分开,也就不会造成文官和武官之间的对立。    并且科举也要有文举和武举。    才能让文武不会倾向于一方,从而造成大唐或者是大宋时期的局面。    朱元璋的编练新军,则是大部分借鉴了楚风对于军职的划分,非常的严格。    这样的编制,对于始皇帝等人来说,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特别是开国皇帝。    他们也都是行伍出身,非常清楚,军中的那种混乱的军职,是多么的让人头疼。    如今有了非常明确的晋升制度,也就是非常明确的军职划分,也就能够做到一个很好的约束,一个很好的治理。    从而不用担心,那些功高盖主的武将们,会掌握兵权。    因为这样的划分,直接把兵权划分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势力,除非是那些将军们,都听从这个大帅的命令。    那种誓死追随,为令是从的地步。    但是一个大帅算不上什么,他也不过是统领五万人而已。    一旦把大帅划分成为十几个,二十几个,大家都掌握着兵权,而这个兵权又是军机处来管理。    军机处属于皇帝的。    那这个兵权自然是被皇帝所牢牢掌握在手中。    还有一个就是阅兵。    每一年举行一次阅兵,也就可以看到这些大帅手中的兵,是何等样子。    要是那种懒散的,直接就撤了职位。    反正以后武举,再加上一直对外战争,把兵力的精力吸引在外面,而不是对他这个帝王如何。    也就会出现很多很多有军功的人。    等到那些武将们年龄大了,威望高了,就给他们一块海外之地,让他们去管理。    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疆土,不至于让这些打下来的疆土,每人管理,也不至于让大明内那些个功高盖主的文臣武将闲着没事,开始玩权术。    当然,这是朱元璋在楚风的点化之下,产生的想法。    对于禁军、三千营和神机营的改造,也就从改革军职开始。    一个伍长统领14人,外加一个副伍长。    也就是一个伍,一共是十六个人,相当于是一个小队,并且,伍长和副伍长拥有短刀和光明铠。    三个伍就是一个排。    一个排,拥有排长,校尉的官职,撤销军职中的游击将军还有长史等职。    一个排有着五十人,外加两个军医。    五个排,组成一个营。    一个营,拥有一名营长和一个政委,外加参谋等文职。    一个营的人,也就差不多三百人。    然后是团长。    十个营的兵力,加起来就是三千多人。    再往上就是将军,这将军也就统领一万人左右。    然后是大帅。    如今的禁军、三千营、神机营加起来,也就够将军之职。    倒是也能安排一个大帅。    这个大帅,也就是太子朱标!    这也是朱元璋有意而为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